北京昌平区发布医药、能源、高新企业支持办法

2022-06-18 12:27:00 作者:孙云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6月18日,昌平区在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发布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医药健康和能源产业行动计划,包括“十四五”时期新增医药健康产业用地3000亩等多项措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动上还有6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本次集中签约企业之一北京卡尤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分子诊断行业深耕10余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闪测”系列新冠核酸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是首个可在30分钟内出具检测结果的技术产品。公司副总裁郭建强介绍,企业在2015年已有产品医学检验实验室落地昌平。本次签约项目是将在昌平新建研发中心以及核酸检测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占地20亩,年产值预计将达到8亿元以上。

为了支持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昌平区发布了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新增医药健康产业用地不少于3000亩,力争在脑科学、新型疫苗、医学影像和治疗设备等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重大突破;重点关注细胞与基因治疗、下一代抗体,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领域,推动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到“十四五”末,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产值、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600亿元、100亿元,实现“翻一番”。

在先进能源产业方面,昌平区发布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2-2025年),围绕“发展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关键赛道,巩固壮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型成熟赛道,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赛道”三大赛道,推动昌平先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全区先进能源产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贡献税收突破100亿元。

昌平区还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提出“三大工程”19项支持措施,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获得荣誉、企校合作、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场景应用、高成长高产出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覆盖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十四五”时期,昌平区将形成梯次接续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过3000家,高水平人才持续汇聚,高质量创新产品大量涌现,全面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园区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