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种——盐城小麦新秀“盐麦1号”喜获丰收

2022-06-07 17:14:00 作者:毛震佳 来源:新江苏

盐麦1号 受访者供图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毛震佳)“芒”有所获,“种”有所得。芒种时节,盐都区农科所小麦新品种“盐麦1号”种子陆续收割入仓。“在前几天省里专家对盐城射阳海河镇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盐麦1号’攻关方实测实收中显示,其亩产量达681.8公斤,创下了盐城市春小麦亩产水平新高。”盐都区农科所副所长郭红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灌浆快、产量高、熟相好、抗寒性好、高抗白粉病……关于“盐麦1号”的优势特征,郭红如数家珍。郭红告诉记者,“盐麦1号”作为盐城本地自主选育小麦新品种,相比于其他南方小麦,在抗寒性上更具优势,产量也十分高。“小麦产量增高了,是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事。”郭红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小麦价格在1.40-1.50元/斤,如果每亩增产200斤,每亩地将带动农民增收约300元。”

“盐麦1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省审,2021年通过国审。它的问世,填补了盐城地区自主选育“盐”系列小麦新品种的空白。

“过去,盐城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推广的是其他省、市选育的品种。”郭红告诉记者,盐城虽然粮食种植面积占全省第一,但在小麦种植上缺乏本土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为大力提升本地区小麦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本土绿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

八十年代初,盐都区农科所“盐粳”系列水稻育种已较有名气,但本土小麦育种力量相对薄弱。2007年,郭红作为小麦育种人才从建湖农科所调到盐都农科所进行小麦育种。“刚开始,小麦育种工作非常艰难,许多小麦新品系坚持多年选育出来了,可是产量、抗性不达标,参加省里预试不能过关,这冷板凳一坐就是好几年。”2012年,郭红和李进永副所长重新定位育种方向,组成新的两人团队,改变育种思路、重新出发,经过长期探索与刻苦攻关,终于有了“盐麦1号”的问世。

郭红(右二)及其团队 受访者供图

小小的一粒麦种,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从2012年,盐都农科所两个人的小麦育种团队,发展至今,小麦育种团队逐渐扩大为7人,其中90后有4人。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加快小麦育种培育效率,小麦科研团队常年出差云南昆明进行小麦南繁工作。此外,科研人员还需要对小麦定期观察,随时记录小麦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田间管理。

育种过程中,也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一年,研究材料快出来了,小麦却遭遇白粉病大爆发,只有少量抗白粉病的育种材料保留了下来。”面对这突如其来近乎毁灭式的麦种“大洗牌”,郭红的内心有些崩溃。这次经历也让育种科研人员更加专注于对小麦抗病性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通过省里审定的“盐麦1号”具有高抗白粉病的优势特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2月25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明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盐都农科所深耕稻麦品种选育,秉持“中国粮要用中国种”信念,为江苏粮仓的稳固贡献出盐都力量。据悉,十四五期间,盐都区农科所将通过国家审定的稻麦新品种2-3个,江苏省审定的稻麦新品种5-6个,打造成为省内主推品种的1-2个。

编辑: 毛震佳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