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沪郊枫泾古镇上的粽子更“火”了…
“恢复跨区通行后,就心心念念想着枫泾粽子。”6月2日上午7点多,朱先生夫妇俩就从松江九亭出发,驱车40多分钟来到金山区枫泾镇上的元秀粽子店。
早上8点半不到,朱先生就完成了采购,“后备厢全装满了,共20箱,总计消费了1700多元”。说着,朱先生打开了已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后备厢,“从3月底开始,我就一直住在松江,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想着来枫泾,买点粽子送亲朋好友,这样过节的气氛就有了”。
上海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不少市民为了尝一尝想了许久的乡间美味,也为了让今年的端午节更有仪式感,纷纷到枫泾古镇“寻粽”或直接在线上下单。粽子成了这个初夏最“硬”的通货。
为了“抢”到粽子,客户上门帮忙打包
一波又一波的客户,一个又一个的订单。6月2日清晨开始,元秀粽子店负责人叶元秀忙得不可开交,“900个粽子,我今晚不睡觉,明天也给你包出来。”面对一位老客户的急单,叶元秀表示全力加码,不让对方失望。
“我还是一星期前订的货,但是老板太忙了,想要吃到粽子,还得自己付出劳动。”来自周边一家企业的采买人员,正在店门口帮着打包。他说,公司订购了50箱粽子,之前被其他人“抢先”了,为了尽早拿到货,他只好专程赶来,自己戴起手套,帮着将一个个粽子分装、打包。
据悉,6月1日一天,叶元秀“火力全开”生产的5000只粽子,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招来了古镇内包粽子的熟手,扩大产量,尽可能满足更多‘吃货们’的需求。”叶元秀说。
在枫泾古镇北部生产街49号,大良粽子铺同样门庭若市。一位高先生清晨就从杨浦区赶过来,专程取他预订的100个粽子。店员陈阿姨告诉记者,目前,五花肉、蛋黄、大肉等传统口味依旧是最受大家欢喜的。同时,他们还推出了真空冰鲜包装,价格与常温包装一样,更方便携带,可以保存更久。
在一片“买买买”的热情中,疫情防控依旧是一条不能逾越的安全线。6月1日,枫泾古镇景区开放后,景区内各家线下经营的店铺,店员每天都会及时前往便民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测体温、戴口罩、戴手套一样不能少。在线下购买的过程中,大多市民也选择预订的方式,“点对点”购买,以减少人群的聚集。
热销持续不断,单店一年销售100万只
线下近期销售火爆,线上则是“加长版”的热销。“每天发货1000单,现在还积压了4000多单。后面还有618活动,预计今年粽子‘热’要延续到6月底。”枫泾程大妈粽子店负责人小胡介绍道。
据了解,程大妈家的粽子有20多个品种,价格略贵,却将品质努力做到最优。在创新口味的过程中,他们将腊肠、腐乳等包入其中,号称“一切皆可包”。“线上销售最好的,有招牌大肉粽、双蛋黄大肉粽、网红爆料大肉粽、霉干菜大肉粽等。其中,网红爆料大肉粽里,包括一个咸蛋黄、一块五花肉、一根海南黑猪肉做的腊肠,料足味美,备受网友推崇。”小胡介绍说。
与程大妈家同样实现了“手工包粽子+工厂化生产”的,还有叶聚兴粽子厂。6月1日,在叶聚兴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15名工人正在娴熟地包着粽子,平均15秒就能完成一只。
粽子厂负责人陈勋介绍说,现在,粽子的生产线都是半自动化的,即洗米、拌米和拌料的环节都用机械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的投入。“前阵子,工厂实行封闭管理,4月16日刚复工时,每天只能产3000只粽子,现在已经增加到了6倍多,每天可达20000只左右。”
端午前后,对于粽子行业来说,是难得的销售旺季。陈勋介绍说,因为前期一直推出团购套餐,外加恢复产能的速度够快,所以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不大。他透露,今年虽然遭遇了疫情封控,但粽子厂的销量不降反升,大约翻了一番。
老品牌研发“自热粽”,15分钟吃上热腾腾的粽子
据了解,2021年,陈勋作为枫泾粽子传人,负责“叶聚兴”老品牌的振兴恢复工作。“持续半个月,每天能出货3000-4000单,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可以产出卖出3.2万只粽子。”2021年,陈勋的粽子厂就产出了近100万只粽子。
据悉,叶聚兴还研发了新品“粽子自嗨锅”制成了“自热粽”,每盒“自热粽”里有两枚大肉粽或甜粽,打开发热包注水后,不出15分钟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粽子。而且,“自热粽”的售价也比较亲民,每盒在20元左右。
“疫情时候,很多防疫人员吃的都是方便面,我们也想给他们换换口味,以自热锅的方式呈现,作为一个新的美食体验。”陈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