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经历比结果重要!上外一实OM社团克服困难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佳绩

2022-05-25 18:37:03 作者:朱晓芳 段思颖 来源:周到
2022年线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近期举行。今年中国共有49支队伍参赛,上外一实OM社团在此次世界赛中,获得了世界初中组别第四名。

这次比赛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波兰、日本、新加坡、印度和中国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派出队伍参加。  

 小车精彩完成“逃离密室”的任务

决赛分为长期题与竞赛题两种类型。长期题是:车辆类赛题《逃离密室》。

车辆题的核心是按赛题要求设计车辆,需要将小车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融入到整个故事表演中,通过小车触发题示,从而协助队员逃离密室。

上外一实OM赛队成员们是队长任奕允,副队长张子越、龙嘉妮等七名队员,他们制作了三辆小车,分别完成了规定的“周而复始”“翻转行驶”“捡运物体”及自创的“升起物体”四个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就触发一个提示,分别提示了开门密码、时间倒回、补上树枝及完整背景拼图。 整个“逃离”过程一气呵成,精彩完成任务。

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无法准备道具,上外一实OM赛队选用国赛视频配上英文字幕的形式完成长期题的部分,他们向裁判解释了原因,并得到了裁判的理解。

即兴题中,他们抽到的题目是“你为什么喜欢做作业”。

看到题目,队员们陷入沉思“作为一个学生,喜欢做作业的理由是什么呢?”

已经习惯用头脑奥林匹克思维思考问题的队员们选择跳脱思维框架,用辩证思维解读“喜欢做作业的理由”:

“这样,我就可以卖出更多废旧作业本的纸张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爸爸把我的手机密码设置成数学题目答案的总和”……

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幽默风趣又不失合理性,不被普遍的想法框架困住。

尽管长期题因为道具原因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但在即兴题中上外一实赛队发挥的非常出色,最终获得了世界第四名的好成绩。

生活中有探索不完的乐趣

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赛事,本届比赛共有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波兰、新加坡、印度等23个国家和地区派出队伍参加。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的任奕允同学已经接触头脑奥林匹克活动6年了,参加过四次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OM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特别的大门。吸管还能变成画、纸也不一定是易碎品,生活中永远有探索不完的乐趣。”任奕允说。

该校成立OM社团,也是任奕允同学在父母的鼓励下向学校自荐的结果。

“我的提议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且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充分锻炼了我的能力,能够在这样一所开明的学校读书是我的幸运与幸福!”小任开心地笑着说。

此前,该校OM社团曾在2021年获得上海赛一等奖、中国赛一等奖、韩国赛第二名 ;2022年获得上海赛一等奖、中国赛一等奖、韩国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乐在其中的备赛之旅

任奕允是该校OM社团的创始人及社长,主要负责平时社团招生、课程安排、队员选拔、比赛进程规划及训练组织。

小任告诉记者,OM赛队从去年8月份就开始了备赛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哪怕面对繁重的学业,OM赛队的成员也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不断提高校内学习效率,尽力在竞赛与学习中寻得平衡点。

面对此轮上海疫情的爆发,中国OM协会准备取消参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上外一实的成员们一起表示,“我们还是要争取一下,即使可能成绩会不太理想,但全力以赴就是我们的信念。”

因此,任同学在学校辅导老师李童馨然、张乔和OM协会老师的帮助下,向世界赛裁判组提出继续比赛申请,最终裁判组同意了。

因疫情防控,队员们都被隔离在家,即兴题备赛训练只能在线上训练,队长任奕允通过微信群建立备赛平台,鼓励参赛队员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这不仅仅是为了备赛而训练,更成了居家学习中的一道彩虹,它把队员们凝聚在一起。同时,精彩又有趣的答案,也成为了队员们居家状态下的增味剂。

比赛的经历比奖项更重要

 小任同学的妈妈说,“对于比赛的结果并不看重,重要的是无论结果成功与失败都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这份成果离不开赛队成员们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和家长们的关心。之前,该团队在美国参与比赛时,小任同学的父母工作请假,陪同前往,担负起整个团队的后勤保障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崔德明校长介绍说,学校之所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赛,是因为通过这类比赛可以让孩子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变得更加冷静,更加擅长与人沟通,增强了团队意识。

该校副校长李童馨也表示,孩子们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经历比奖项更加重要。她相信这群有着非凡创造力的少年在未来的比赛中,也将继续传承不断创新,敢于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段思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