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多条地铁将实现跨线运营,涉及海淀、昌平、亦庄、副中心等
少一次地铁换乘,对于远道进城的通勤族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意味着有望实现“一坐到底”。
5月7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发布,“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重点加快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轨道与公交融合,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建设步行自行车友好城市,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力争“十四五”末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预计到2025年,中心城区日均出行总量将达约4100万人次,较“十三五”期末3619万人次增长约13%。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客流交换量显著增加。城市交通打造1小时“门到门”通勤圈,构成2500公里以上的轨道网,支撑首都圈内5万人口以上城镇组团发展和通勤需求。
01推动多条地铁跨线运营
如何实现这样一批线路的跨线运营?
规划提出,要通过网络化检修、网络化停车创造条件。按照“中心城区远端车辆段布局检修功能,近端车辆段停车”的思路,推动网络化检修布局,提高检修效率,特别是将近端车辆段腾出的检修基地转为停车场地,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跨线停车,实现四惠、郭公庄、宋家庄、古城、万柳、回龙观等车辆基地停车资源共享。
西北方向,昌平线支线延长至海淀山后,实现海淀山后与昌平新城直联直通;增加昌平支线与8号线联络线,实现海淀山后与回龙观、中心城区直联直通;增加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实现昌平新城与回龙观、中心城区直联直通;增加市郊铁路S2线与19号线联络线,实现昌平地区与中心城区直联直通。
西南方向,通过增加大兴线与9号线联络线,实现直联直通,强化黄村与丰台科技园、丽泽以及西南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增建大兴线与9号线联络线,实现部分大兴线列车跨线运行至9号线,也可以缓解4号线客流压力。
东南方向,围绕亦庄线提升改造,规划指出,要增加亦庄线支线,实现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直联直通,强化亦庄与中关村、CBD、首都功能核心区等重要区域的联系。对于亦庄居民来说,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直联直通后,将进一步缩减进城时间。
东北方向,增加平谷线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东北环线之间联络线,实现东北部地区与中心城区、北部地区与城市副中心直联直通。
东部方向:实施1号线、八通线延伸工程,在高碑店至国贸这一客流高断面区段形成双复线。
02“站城融合”打造轨道微中心
下了地铁,不出地面就能进入写字楼、商场,一座座地铁站,正在成为都市生活的“活力中心”。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建设发展轨道微中心,均衡轨道网络客流,为客流低迷线段、方向和时段增补客源,提高网络总体运输效能。
在规划71个轨道微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城轨提速改造,再增加肖村、沙河、南郡、石门、俸伯、长阳、良乡大学城、阎村东、星城、房山城关、燕山11个轨道微中心。
与此同时,逐步形成“一个车站一座城”“一条线路一串城”“一张线网一群城”的城市格局,进一步丰富“轨道上的都市生活”。
为推动“站城融合”,地铁站周边还将进行一系列“小手术”:推进遗留车站出入口建设,实施位置不合理出入口改移,增设车站出入口,推进出入口与周边建筑、地下通道和街区相联通,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讲,要建设开通既有车站在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91个出入口。
实施1、2号线和八通线19座车站41个出入口改移,移出机非隔离带或主辅路隔离带。增设车站出入口27个,满足车站客流集散的基本需要。
“十四五”时期,北京规划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公里,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力争达到约1600公里。
03城市轨道交通郊区线运行提速
为了构建全域快速轨道网,将提高5条城市轨道交通郊区线(昌平线、亦庄线、15号线及贯通后房山—燕房线)的运行速度,为亦庄、顺义、昌平、房山、燕山提供快速通勤服务。
对通密线、东北环线、城市副中心线、东南环线和京门线实施增设专用复线改造。
增设改造换乘站,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两网38个交汇处(共84处)按照付费区换乘的要求增建换乘站,对既有3座换乘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北京站)进行改造,实现付费区换乘。
04 市郊铁路与城铁“直联直通”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郊铁路运营线路增至4条、市域内运营里程达364.7公里。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构建方便快捷的首都市郊铁路体系,编制出台市郊铁路线网规划与五年建设行动计划。推进铁路客货运外环线建设和大型铁路编组站外迁,为开行市郊铁路创造有利条件。
到2025年,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
推进东北环线南段、城市副中心线西延局部复线扩能改造,推进利用京门线、门大线等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郊铁路,优化提升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怀密线等既有线路运营水平;
推动铁路客运和货运外环线建设,推进丰西、双桥编组站外迁,疏解过境客货运功能,为开行市郊铁路创造更有利条件;
协同推进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
推进京广联络线、市郊东南环线(S12)、“三城一区”与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之间轨道线路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05地面公交干线准点率计划达85%
按照规划,未来公交地铁换乘将更加方便。
《规划》明确,促进地面公交与轨道两者功能融合、线网融合、站点融合、运营融合,持续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减少长、大线及其与轨道重复线路,增加接驳微循环线路。
统筹公交和轨道站点规划,形成疏密有致、互为补充的站点布局,提升站点覆盖率,缩短两网车站之间换乘距离,实现公交和轨道服务“一张网”。到2025年,地面公交干线准点率达85%。
深化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整合。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间依托京通、京哈、广渠路等高快速路实现中间段快速通行。强化两端接驳,依托微循环线深入街区、办公楼,做好与公交干线和地铁站的接驳换乘。大力发展点到点的定制公交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