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太空出差183天”,山东姑娘王亚平那些“太空首次”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地球。
为期183天的“太空出差”,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他们还首次实现在太空跨年、过春节。
作为山东烟台姑娘,王亚平踏上第二次“飞天”征程,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六个月的在轨时间,对她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无尽的收获。
女航天员的“首次”标签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给全国青少年上了精彩的“太空一课”,她也因“中国首位太空教师”被大家所熟知。再度问鼎苍穹,王亚平身上又多了数个“首次”标签。
“三、二、一,点火!”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王亚平再度踏上前往太空的旅程,她和翟志刚、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首位女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
2021年11月7日,“02已出舱”“02感觉良好”,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在长达约6个多小时的出舱活动中,她身着我国新一代“闪亮金”舱外航天服,和翟志刚配合开展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作业。王亚平由此也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时隔8年,王亚平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她和翟志刚、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2022年1月1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生活工作76天。新年初始,中国人实现了首次在太空跨年,也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在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欢度元旦。这天下午,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与京港澳约500名青年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参加了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办了中国人首次天宫画展,与广大青少年开展天地互动交流。
2022年1月10日,加上之前神舟十号的飞行任务,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已经超过100天,她成为中国首位太空工作超过100天的女航天员。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提前准备红纸,提笔自己写下春联,将“太空之家”装扮得喜庆红火,年味十足。晚上7点30分,王亚平中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拍下了除夕夜的神州大地,“这是我们第一次从太空视角看除夕夜的中国”,王亚平无限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在轨生活工作期间,王亚平也迎来了自己42岁的生日,她成为中国首个在太空中过生日的女航天员。目前,王亚平已是中国航天员中在轨飞行累计时长最久的一位。
烟台姑娘的“山东情”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张格庄村,张格庄盛产樱桃,素有“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美誉。作为烟台姑娘,王亚平曾接受采访时表示故乡永远是心里最温暖的位置。
早在圆满完成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凯旋归来时,王亚平说自己接下来“想陪着家人散散步、逛逛街,回到家乡看望一下父老乡亲。”从太空返回后的第二天后,他就亲笔写信给自己的母校烟台福山一中,在信中她表达了对母校和师生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回母校”。
1月31日,王亚平向祖国和人民送上新年祝福
此次在轨飞行期间,王亚平还为家乡的山东好品——烟台苹果作了“太空代言”。11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天和舱内定向摄像机记录的航天员们的工作日常。视频中,头顶“冲天辫”的王亚平一边在工作,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十分抢镜。据了解,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苹果,就来自山东烟台。王亚平吃苹果的举动让大家看到了山东姑娘的豪爽,也看到了她对家乡的热爱。
“我从小在烟台长大,过年最爱吃咱们山东的饺子,最爱去家乡的海边和玩滑冰车。”1月30日晚,王亚平通过山东春晚从中国空间站给家乡人民送上一份新春祝福,“祝家乡山东越来越美,越来越好,祝祖国虎虎生风万象新。”
两度“飞天”,王亚平早成为烟台老乡们的骄傲。“她回来的时候,正好是福山11万亩樱桃花开的时候,我们静静地期等着亚平回来看花海,我们在家等着她!”王亚平高中班主任赵佳海也期待着王亚平飞行任务圆满结束。
两次“天宫课堂”点亮太空梦想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在距离地面400多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除了在轨工作生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筹备和开展“天宫课堂”。
8年前,王亚平在太空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从航天员到太空教师,王亚平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还让无数个孩子爱上了航天。8年后,王亚平再次开讲时提到,自己非常愿意再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去开启新的探索。
在太空授课的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拿出和女儿一起制作的花朵折纸放进水膜中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开讲。时长60多分钟的授课中,王亚平和翟志刚、叶光富在轨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的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他们还回答了网友的种种疑问,“在太空上流眼泪,会和地球上一样么?”“在太空飞行时会否受到阻力?”“太空站的时间是北京时间还是格林尼治时间?”“太空上也能看到月相的阴晴圆缺吗?”……课堂上,王亚平还与来自香港、澳门青年学生分享了太空的奇妙现象。
王亚平一直关注着青少年的学习成长和爱国精神的培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先后以“提升航天文化影响力”“加强军队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为内容提出建议,持续聚焦航天事业发展和航天科普教育。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讲,三名“太空教师”依旧以天地互动的形式演示了实验,并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
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授课女教师,王亚平说,希望“天宫课堂”这样一个点燃梦想的平台能够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
有趣的太空“居家日常”
和以往载人飞船不同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长达6个月。两度出征、首次出舱,对女性航天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太空出差”的这段时间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保持天地同步作息。工作之外,他们的“业余时间”也非常精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中,在失重环境下,王亚平的辫子向后上方飘起,头顶“冲天辫”这个“太空专属发型”让无数网友忍俊不禁。
王亚平的太空卧室里,有她与家人的合照
王亚平的太空“居家日常”画面陆续公开,展现了女性航天员有趣而温馨的太空生活。比如饭后和翟志刚、叶光富一起收拾“厨余垃圾”、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还不忘拿手机追剧、展示太空“免漱口”式刷牙……在王亚平的太空卧室里,她墙壁贴上了与家人的合照,包括父母、丈夫、女儿,墙上还有小玩偶等可爱的装饰。
此次,王亚平也变身为“托尼老师”为叶光富理发。太空中没有重力,需要使用特殊的太空理发装置。叶光富手拿镜子,不时对发型提出建议,在用剪刀修剪后,王亚平又使用理发推帮叶光富修剪鬓角部位的头发,翟志刚则用收集装置收集碎发,三个人配合相当默契。
与8年前不同的是,再次“飞天”的王亚平还和女儿有了一个特殊的约定——要为女儿和同学摘星星。这次任务出发前,她和5岁的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在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王亚平的女儿身着红裙、双手不停挥动仰望星空,嘴里喊着:“妈妈,给我摘颗星星回来”。在太空授课的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拿出和女儿一起制作的花朵折纸放进水膜中,让其“绽放”,并称“看到这朵花,我就想到了我的女儿。”
王亚平古筝弹奏出传统乐曲《茉莉花》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会上,王亚平在空间站送上了祝福,她还用一把古筝弹奏出悠扬的《茉莉花》,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的魅力以及传统乐曲所带来的“中国式浪漫”。
王亚平曾说过,“人们常说飞行是不确定的艺术,但对于我们航天员来说,都将由我们在天上的表现最终确定”。近七个月的太空飞行时长也许并不是她航天事业的极限,此次之后,期待王亚平继续书写中国女航天员的历史。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