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将有20万社工 沪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出炉
东方网消息:2022年3月15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社会工作日”。日前,市民政局和市委组织部正式印发了《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十三五”以来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十三五”时期,上海的社会工作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十四五”奠定了扎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本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涵盖初、中、高三个层级的完整职业资格序列全面构建。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社会工作人才达10万人,其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达35,531人(助理社会工作师25,577人,社会工作师9944人,高级社会工作师10人)。二是社会工作人才服务领域不断深化,“十三五”期间,儿童福利、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统一战线以及工、青、妇、残等20多个领域深入运用社会工作。三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蓬勃发展。全市共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653家、在职工作人员51409人,在社会工作人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中亮点突出,作用彰显。本市2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沪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一对一牵手云南省贫困市县,实施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工作扶贫项目。
二、“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扩大人才供给、优化人才结构、加大人才使用、提升发展成效为重点,加快培养壮大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打造上海社工人才高地,助力提升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规划》确立了“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优化、服务领域广泛,满足社会治理需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和发展成效充分显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总体适应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规划》设置了8项预期指标
分别为:到2025年本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相关证书人数达到4.5万人,持证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数500人,社区工作者的持证率20%,街镇社工站覆盖率100%,每个养老机构、每个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各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1人,每10万名青少年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数达到100人,每千名境外人员配备社会工作人才数达到1人。
(三)《规划》明确了三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人才布局。拓宽社工人才服务领域,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工、儿童福利社工等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学校社工队伍,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教育机构要配备社会工作人才,或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安全、生命关怀(殡葬服务)、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移民服务管理、金融服务等新兴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工人才岗位开发,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社区中开发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大力开发公益领域社会工作岗位,支持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开发社会工作岗位,鼓励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之家等平台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培育社工服务载体,加强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积极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特别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要任务的中小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激发社工人才创新活力,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后疫情时代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支持社工人才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开展特色服务和品牌建设,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发挥好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协同作用,提升基层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社工专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应用型本科教育,优质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探索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促进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与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相衔接。完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实践教学在专业教育中的占比,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务水平较高的“双师型”队伍和督导教师队伍。建立实务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才到高校授课制度,畅通和规范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工作实践途径。推动社会工作研究平台建设,推动构建中国特色高水平社会工作理论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各区全覆盖,引导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规范,鼓励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定期研究发布上海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报告。 打造社工人才高地,建立各领域社会工作人才分类分层培训机制,提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规范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分领域研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继续教育课程,加大力度培养高层次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教育与研究人才和社会工作督导人才。
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各级党委要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列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加快制定实施各领域社会工作地方标准,推进本市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开展上海市社会工作地方立法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人才使用、岗位开发、激励保障等一系列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优化职业评价体系,完善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机制,鼓励社会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探索社会工作者执业制度,推进各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高质量、精细化发展。完善管理服务,依托全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本市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加强对社会工作者服务履历、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服务能力情况的动态梳理,构建社会工作人才供需网络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有序流动。加强人才激励,对于表现优异的社会工作人才,在晋升、嘉奖、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吸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人才依法参政议政,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人才优秀代表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力推荐政治坚定、业绩突出、能力卓著、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各级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最美社会工作者”等推选活动,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声望和社会认同。
(四)《规划》安排了六大社工人才重点项目
一是实施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项目,全市各街镇普遍设置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和若干社会工作专项服务站,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在各街镇实施“桥计划——以家庭为本、社区为基、预防为先、发展为要”的社会工作综合服务项目。每年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
二是实施社会工作基地建设项目,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若干高水平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基地,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实习、实训的成长平台;规范和促进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基地发展,加大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和支持;积极支持立足中国国情的专业价值伦理、理论、实务和政策研究,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三是实施高级社会工作师培养项目,开展社会工作高级实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高级实务人才,发挥高级社会工作师在各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是实施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一支上海本土化的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熟悉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机构管理人才。至2025年,新培养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机构管理人才200名。
五是实施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市级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组建上海本土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完善市级社会工作督导培养体系,推动社会工作督导人才能力建设。
六是实施社会工作人才交流合作项目,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牵手计划、沪甘合作、对口援藏、三社援疆、沪蒙儿童福利合作等上海与西部省区社会工作项目,帮助当地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规划落地落实,重点加强三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范畴。按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密切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完善常态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在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中,专项申报社会工作人才议题,开展专题研究,推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编制项目预算时将人力成本作为重要的核算依据。合理确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水平,依托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每年发布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指导价。引导社会力量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基金,探索个人和家庭购买个性化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捐赠、服务收费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格局。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将社会工作知识列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社会工作相关课程,作为公务员培训必修项目。对社会政策制定等重要岗位的公务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训练知。健全社会工作研究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宣传力度,营造鼓励、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