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网红”虎洞 你知道在南京哪里吗
明清“网红”虎洞
你知道在南京哪里吗
沿着山路向上,山顶有两块“巨石”,一块像背对着人的“卧虎”(右),一块拔地向上,像山峰(左)
虎洞,曾经是南京的“网红”打卡点。自明代以来,“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都有它。或称“虎洞寻幽”,或作“虎洞明曦”,都是同一处地点,只是名称不太一致。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在展出的古画中,虎洞既开阔又险峻,十分神秘。
古画中的虎洞还在吗?南京民间文物爱好者、“华夏古迹图”团队负责人邵世海带着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虎洞前!石壁上的题记可以看出,这段文字刻于明嘉靖乙未年,也就是1535年。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张文颖 张然/文 赵杰 钱念秋/摄
部分图片由南京市博物馆以及邵世海提供
虎洞有虎出没?
《南唐书》中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到虎洞打猎。
而坊间则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年虎洞所在的这一带干旱,为了求雨,人们来到大连山。正在求雨时,突然从山上的石洞里跑出一只猛虎。说来奇怪,猛虎没有伤人,而是跑到山下刨了一个大坑,泉水直涌。自此以后,村民就把那个石洞称为虎洞,那眼清泉也就是著名的宫氏泉。
“虎洞是真的有,而且还有具体地点。故事由人们口口相传,让它显得更神秘而已。”南京民间文物爱好者、华夏古迹图团队负责人邵世海介绍。
明代,虎洞成为画家们的创作素材。在明代《金陵图咏》中有“虎洞寻幽”一景。记录了虎洞的具体位置:在府(南京)东南四十里,出高桥门外,行田野间,延袤而入……近洞有宫氏泉,相传为汉时故物。
到清代,施葆生、陈作仪都画过“金陵四十八景”。不过,册页中的名字为“虎洞明曦”。
南京市博物馆“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上,“金陵四十八景”册页中的“虎洞明曦”亮相。观众可以从画中一窥当年虎洞的景致。
虎洞还在吗?
“大家都以为虎洞早就不在了。其实,它一直在。”邵世海说。
现代快报记者跟随邵世海前去寻访虎洞,一路驱车来到江宁大连山脚下。远远看去,山岭绵连,峦谷起伏。沿着山路往上,山顶出现两个高高隆起的“巨石”,一个像背对着人的“卧虎”,一个拔地向上,像绵延的山峰,非常有气势。走到近前,绕到“山峰”巨石背后,有一个口,可以进入,里面别有洞天。石壁上有一个巨大的“佛”字,“佛”字左下角竖排琢刻着几行字。正午的阳光照在石壁上,可以清晰看出“大明嘉靖乙未年金陵道顕立”……
“我已经来了三趟,这是第一次看清楚这么多字。真是难得。”邵世海说,从题记可以看出,石壁上的文字刻于明代嘉靖乙未年,也就是1535年;刻字的人名字叫道顕。
沿着巨石背后的山坡一路往下走,仰头再看巨石所在,只觉壮观,确实和古画中描绘的虎洞相似,而脚下山石上还能看出流水淌过留下的痕迹……
“根据古画上的图文记载,这里曾经有寺庙,洞下方还有泉水。”邵世海说,路上看到的流水痕迹,可能就来自古画中记载的宫氏泉。
邵世海介绍,当年,“虎洞明曦”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是指在虎洞中观看黎明时的阳光,特别壮美。
是文保吗?
如今,古画中的古寺、古泉,虎洞脚下的小屋已化作尘土。唯虎洞依旧在,石壁上的题记也在风吹日晒中斑驳。
记者还注意到,尽管虎洞外壁看起来有些风化,还很陡峭,但上面挂上了绳子,一些攀岩爱好者会在这里攀爬。
“目前,虎洞还不是文物,很可惜。虎洞石壁上的题记,究竟传达了什么内容?需要文物部门拓印后,进行更好的解读。”邵世海呼吁,南京市文物部门尽早把它列入文保单位,如果任由攀爬,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难以预料。
那么,“虎洞”能纳入文保吗?
“虎洞我们已经去勘察过了,正准备走程序,把它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或者是文保单位。”江宁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洞中的明代题记非常珍贵,整个南京,摩崖石刻本就不多,明代留下的题记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什么时候才能纳入文保,还需时日。据透露,接下来,江宁区文旅局将邀请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评估,确认虎洞的历史价值。内容包括,虎洞石壁题记的确切年代,相关信息等。
“金陵四十八景”
还有多少?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诗中包含了“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两景:凤凰三山、鹭洲二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句古诗则包含了“金陵四十八景”中的杏村沽酒。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句古诗,包含了“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北湖烟柳。
多年来,“金陵四十八景”吸引了文人、画家们去打卡、写生。只是,伴随时间的推移,有的打卡地已经化为尘土。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活动策划人舒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3年,他和记录团的小伙伴们把“金陵四十八景”寻了个遍。走访下来,他们发现,“金陵四十八景”中大约一半的景还在,一半的景踪迹难觅。“有的本身就是虚的,很神秘,有想象的成分,有的是实打实的景点。”
舒克介绍,“金陵四十八景”中,“桃渡临流”“鸡笼云树”“牛首烟岚”“栖霞胜景”“虎洞明曦”等都在,而“凤凰三山”“鹭洲二水”“杏村沽酒”已然消失。
“其中,‘金陵四十八景’中的‘报恩寺塔’指的是明代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不是现代的轻质报恩塔;‘青溪九曲’现在也就剩下一曲了。”舒克说,今年还将带着“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成员们对“金陵四十八景”进行全面走访。他希望,“金陵四十八景”的每一个点都能有相对应的标识,这样,人们再去寻访时,可以看到南京城的变化。“怀想一下也是好的。”
“金陵四十八景”
石城霁雪 钟阜晴云
鹭洲二水 凤凰三山
龙江夜雨 虎洞明曦
东山秋月 北湖烟柳
秦淮渔唱 天印樵歌
青溪九曲 赤石片矶
楼怀孙楚 台想昭明
杏村沽酒 桃渡临流
祖堂振锡 天界招提
清凉问佛 嘉善闻经
鸡笼云树 牛首烟岚
栖霞胜景 达摩古洞
燕矶夕照 狮岭雄观
化龙丽地 来燕名堂
报恩寺塔 永济江流
莫愁烟雨 珍珠浪涌
长干故里 甘露佳亭
雨花说法 星岗落石
长桥选妓 幕府登高
谢公古墩 三宿名岩
神乐仙都 灵谷深松
献花清兴 木末风高
凭虚远眺 冶城西峙
商飙别馆 祈泽池深
编辑: 缪钦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