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去哪找乐趣?虹口别样“踏青”指南来了
草长莺飞、柳丝飘扬
一年好景,最美不过春光
追光者一定不会错过春日里的趣味
小虹已为你列好代办清单
为身心充个电吧
来一场有文化的“压马路”
天气回暖,许多人选择出门走走感受春光。如今,一种新的“压马路”方式正在魔都人中流行开来,那就是“城市考古”。


“城市考古”概念源于国外的一种微旅行方式——“城市行走”(City Walk),指的是旅行者花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跟着一位向导,像本地人一样在目的地城市徒步穿行,看建筑、品美食,从细微处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现如今走红的“城市考古”活动,参与者不仅仅在行走中看街区风景和建筑,而是更像一位“考古学家”,跟着领队从一块招牌、一片窨井盖等细节入手,探究老房子、小马路背后的历史故事,结合往昔影像资料,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历程。

▲领队向队员们展示街道的百年变化。

▲藏在舟山路54弄的外文招牌,这些痕迹诉说着这段街区的历史,二战时期,这里是庇护犹太难民的“方舟”。
上海有多个民间组织开展“城市考古”活动,主题各不相同,线路、点位通常由组织者自行开发,活动时长为2至4小时。虹口历史底蕴丰厚,是不少组织者规划路线时的首选目的地。

▲“城市考古”活动海报
特别是“浦江金三角”北外滩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丰富的历史故事成了许多人了解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入口。

▲历史悠久的下海庙是北外滩城市考古路线的经典点位。
活动结束后,你还可以加入组织者组建的微信群,在群里与更多同好分享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收集的城市故事和照片,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

完成这样一场“文化含量”超高的城市徒步,无论你是上海“土著”还是新上海小囡,都会有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感觉。而在行走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又再度被你见证和记录了下来。

微信公众号:上海城市考古、噱 XUE、CLUB100自行车、上海光影徒步、稻草人旅行
开启春日第一波沉浸式“充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许多爱自我提升的小伙伴已经行动起来,为自己定下了学习计划。小虹为你推荐两个自习好去处,帮助你沉浸式“充电”,提高学习效率。

位于四平路上的“时不我待自习馆”是上海第一家共享自习室,在备考旺季,这里几乎一座难求,需要提前多天预约才能订上心仪的座位。

自习室设有公共区、小白屋、小黑屋三种自习空间。
小白屋:模拟白天,敞亮的日光灯,一人一座的排列方式有点冲刺班的即视感,所有设备必须静音,禁止讲话、接打电话,可以使用静音鼠标和键盘。

小黑屋:模拟夜晚,里面只有自己案上的一盏灯亮着,所有设备静音,禁止讲话、接打电话,不可以使用静音鼠标和键盘。

公共区里可以进行小声讨论,但大家都基本保持安静。自习室内还设有休息区和就餐区,在疲倦的时候适当放松自己,自带便当的人可在就餐区用餐,这里提供微波炉和各种免费茶包、零食。

地址:四平路773号金大地3楼312室
预约方式:时不我待自习馆小程序
如果你对付费学习有些迟疑,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有着安静的阅览空间,同样能够帮助你专注地“上进”,是自习场所的性价比之选。

2020年3月,嘉兴路街道图书馆(新馆)在瑞虹路400号四楼开放。图书馆占地600平方米,有着18000册藏书,安静明亮的复合阅览空间,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览室设有多个座位,还有邻窗“景观位”。简约的台灯,数量充足的地面插座,让学习看书变得更加方便。
来这里自习的人大多都是虹口居民,大家都自觉地保持安静,维护好这方天地的“极简氛围”。

地址:瑞虹路400号4楼
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17:30
打卡展览,赴一场别样“春约”
早春阳光明媚,正是看展好时节。位于北外滩的新晋网红——抱朴美术馆上了新展,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门去打卡吧~

3月1日至3月31日,李艳刺绣艺术精品展将在抱朴美术馆举行。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工艺。它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素有“湘绣甲天下”的美誉。
艺术家李艳自幼习画,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后进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从事湘绣设计至今。此次展览集合了李艳艺术成就精品,走近这些刺绣作品,仿若走进自然山水中。

作品名称:《爱的家园·熊猫》
画芯尺寸:约110*90cm
艺术形式:单面绣

作品名称:《飞鹤·冬》
画芯尺寸:约135*68cm
艺术形式:双面绣

作品名称:《爱的家园·企鹅》
画芯尺寸:约108*76cm
艺术形式:单面绣
打卡展览后,还可以在北外滩滨江逛一圈,感受温暖的春光。

地址:海平路58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30
预约方式:抱朴美术馆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