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万物复苏 吃穿有哪些讲究?

2022-02-18 16:28:31 作者:包永婷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杨宜修

北京时间2月19日0时43分将迎来“雨水”节气。在这个时节,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残冬渐行渐远,和煦的阳光和潇潇的细雨开始浸染早春大地。自然环境蕴含着哪些变化?我们又如何来养生呢?

吃:少酸多甘

雨水时节雨渐多、天气回暖,空气潮湿,湿气是非常重的。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过后的整个春日,都是适合吃甜味的食物少吃酸味的,这样能更好地养护好脾胃。

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脏,所以在此时也容易肝气过旺。酸味入肝、甘味补脾,所以为了春天阳气更好的生发肝气的疏泄,饮食一定要省酸增甘,多吃甘味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甘味的食物说的是本身就有甘甜性质的天然食物,而不是增加了添加剂的蛋糕、糖果等食物。

除此之外,健脾祛湿的茯苓、赤豆、黄豆、鲫鱼、莲子、土豆、白扁豆也可以常吃,对脾湿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很有效果。

穿:捂下不捂上

雨水节气来临的时候,还是早春,大地乍暖还寒,阳气还没有完全从地下生发出来。所以气温还比较低,并且昼夜温差变化大。

虽然温度比寒冬要高,但由于大气是慢慢转暖的,人体的毛孔也会随之打开,所以更容易被风寒邪气侵袭。

穿衣要春捂秋冻。具体怎么做呢?五个字:捂下不捂上。

二月下旬,雨水之后气温在慢慢回暖,如果完全“捂”起来,若出汗后再一吹风,反而更容易着凉生病。但是早晚温差大和未消散的寒气,又不允许我们太过放肆地减少衣物。

所以可以适当的“捂”,也就是上面说的“捂下不捂上”:不要减少下身例如袜子和裤子,但是上身可以在热的时候给脱下一件外套。

雨水节气动一动

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连天、昏昏沉沉没精神,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

初春,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气血偏于外行,体内供应相对不足;加之雨水时节,自然界湿气重,人体的脾胃被湿邪所困,易导致中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人们就会出现疲劳、乏力、头昏脑涨等不适症状。

这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多睡觉,而是应当适当的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

运动令阳气生发也可加快身体排出湿气和代谢产物。

但身体阳气提升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运动以慢跑、散步、拉伸为宜,待身体较为适应再逐渐增大运动量。

(来源:首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