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印度-中亚峰会举行 印度加强向中亚渗透

2022-02-01 12:29:45 作者:郑海琦 来源:新民网

印度总理莫迪与中亚五国领导人1月27日召开首届印度-中亚峰会,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会后双方达成《德里宣言》,提出在卫生、反恐、地区连通性和阿富汗问题上加强合作,是印度周边外交的又一重要举措。

图说:首届印度-中亚峰会在线上举行 GJ图(下同)

印度“渴慕”中亚

印度对中亚的关注并非一蹴而就,双方此次联系立足于之前的良好互动。印度在中亚拥有能源和安全利益,将其视为“延伸的邻国”。印度希望减少对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依赖,寻找其他石油来源。尤其是随着美国强化对伊朗的制裁,从该国进口石油的印度也面临更多压力,因此不得不寻求油气进口多元化。中亚能源储备丰富,能够成为印度能源进口的新方向,建设中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天然气管道项目是印度获取能源利益的明显例证,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是印度铀原料的重要来源。

中亚地区深受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的困扰,尽管印度与中亚并不接壤,但该地区的暴力活动很可能向周边外溢,影响印度的稳定。在此背景下,印度于2012年首次提出“连接中亚”政策,强调中亚国家是印度周边地区的密切伙伴,将围绕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与中亚进行深入接触。2015年,莫迪成为冷战结束以来首个访问中亚五国的印度总理。2019年以来,印度与中亚五国相继举行了三次外长会议,围绕地区事务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为首脑会晤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度不仅向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提供疫苗援助,还向中亚提供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于医疗保健、连通性等领域的发展项目。但总体来看,印度对中亚的关注始终居于次要地位,南亚和印度洋始终是印度最优先的利益区,其中亚政策取得的成效相对有限。同时,中亚与印度的贸易总量很低,远远落后于中俄两国,因而印度在中亚地区难以获得与中俄相匹配的影响力。

图说:俄罗斯在年初的哈萨克斯坦动乱中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

面临俄方警惕

此次印度重新强调中亚的作用是依据地区局势作出的自我调整。2021年8月以来,阿富汗局势出现剧变,塔利班重新掌握政权,极大影响了印度的地缘政治布局。长期以来,印度希望绕开巴基斯坦,通过阿富汗连通伊朗恰巴哈尔港,在印度洋地区建立战略支点。卡尔扎伊和加尼政府都与印度保持密切合作,印度也将阿富汗民选政府视为巩固影响力、对冲巴基斯坦的主要伙伴。然而,塔利班上台使印度的地区连通性战略面临不确定性和现实阻碍。

印度与塔利班历来关系不睦,尽管塔利班掌权后双方进行了一定的接触和示好,但印度对依靠塔利班保持地区连通性缺乏足够的信心。这一地缘现实迫使印度考虑发展中亚的替代路线连接恰巴哈尔港,减少来自阿富汗的风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是印度“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成员国,另外两国也对印度的倡议表达了兴趣,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还和印度共同加入了旨在便利欧亚货物运输的《阿什哈巴德协定》。因此,中亚是印度地区连通性的关键构成,是对阿富汗角色的有力补充。

此外,印度重视中亚也是配合美国协调地区事务的表现。2020年,美国出台中亚新战略,将阿富汗视为中亚的一部分,明确将中俄作为制衡对象。然而战略出台后,美国并未在中亚采取实质性举措。随着美国撤出阿富汗以及将资源集中到印太地区,它需要印度承担更大的地区责任,帮助美国管理中亚事务并与中俄进行竞争。对印度而言,深度介入中亚既能够带来现实的功能性收益,也符合建立地区领导权的诉求。

在印度加大介入力度后,未来中亚地区局势将出现新的变数。从能力上看,印度仍然缺乏足够的资源与中俄竞争,这一短板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弥补。同时,中亚一直被俄罗斯视为“后院”,考虑到美印战略合作不断加深,印度的介入也将引起俄罗斯的警惕,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将成为印度的重大考验。

文/郑海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