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场“春晚”,各界重量级“大腕”云集,你认识几位?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春节联欢晚会
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其实,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
才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
今天就跟着小红来了解一下吧
▽▽▽
当时,电视在中国大陆还没广泛普及,家家户户都用被称为“话匣子”的收音机收听晚会。那么这场春节大联欢究竟是以怎样独特的形式播出,又有哪些特殊的嘉宾呢?
每年春晚主持人的阵容都备受关注。然而,那个年代还没有“主持人”这个说法,当时的节目主持人统一称作“报告员”。其中男报告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演员——郭振清。当时,不到30岁的郭振清凭借他出演的游击队队长“双枪李向阳”红极一时。
△郭振清
在这台《春节大联欢》上
全国各界杰出人物
和精英代表都齐聚一堂
场面和阵容盛况空前!
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吕瑞英、梅兰芳、周信芳、新凤霞、白杨、赵丹等。
△新凤霞
△白杨、赵丹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巴金先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巴金先后两次前往朝鲜战场,在经历一年多的战地生活后,写下多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老舍、巴金
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等。
2019年,川航“英雄机组”的亮相点燃了春晚的舞台。在1956年的第一届春晚上,同样请到了许多英雄,比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里的一等功臣:宋宗周、孔祥意、柏文品、张义山等。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授衔,这标志着诞生于八一起义枪声中的这支军队开始实现了正规化。当一身戎装的战斗英雄们出现在《春节大联欢》上时,晚会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著名科学家:数学家华罗庚、历史学家范文澜、原子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真菌学家戴芳澜以及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等。
△钱学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许多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他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历经重重困难,坚持选择归国效力。
195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是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年头
为了庆祝1955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1956年春节
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几大媒体联合主办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邀请社会各界人士
参与到《春节大联欢》的录制中
这台晚会是在特定时代背景
运用特殊手段制作的
此后没有继续拍摄
这种春节联欢会的影片
直到1983年
中央电视台
首次正式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这种利用联欢晚会
除旧迎新的文艺形式才被确定下来
而一年一度的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也已成为陪伴中国人年夜饭的
一道特殊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