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会用手机缴费怎么办?文军:数字化建设要保证人会用,用得好

2022-01-20 21:41:24 作者:卫宜斐 来源:东方网 选稿:周玮

东方网记者卫宜斐1月20日报道:随着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有人戏说,“现在出门可以什么都不带,但是千万不能不带手机”。但由此而来,对高速发展中的数字化科技难以融合的人们却深感无力。今天,记者采访到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他对记者说道,“这么多数字化设施都做得很好,而我们市民对此的熟悉度也要加紧!”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

文军表示,就他的个人经历而言,“出门会遇到很多需要手机扫码才能做的事情。”而他也表示,相较于以前的人工售票、排队买票等等,扫码进场确实给予了很大方便。除此之外,在医疗、交通、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数字化也极大改变了市民们的生活。“但是,虽然如今上海的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完善,与市民们的期望和诉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文军对记者说道。

数字化在生活中应当有一个“统管平台”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APP让人应接不暇。”文军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各种生活软件,除微信、支付宝以外,还有地铁出行、景点游览、购物娱乐等APP。而对此,文军表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完美操作所有软件。”

图源网络

他提议,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分领域统一的生活数字化平台。比如,可以依托随申办平台,接入更多生活类场景,实现与市民生活密切的服务领域全覆盖,面向居民个人打造从出生到养老的全过程数字化服务体系。文军表示,对于数字弱势群体来说,学会运用一个平台的众多功能,要好于许多APP带来的眼花缭乱、无处下手。

数字化转型不应当“一刀切”

文军表示,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参与度主要还是局限于政府层面,民众自身所具备的参与度不高。“就以生活项目缴费举例,以前,我们都去邮局缴费。”文军对记者说道,随着线上缴费通道的推出,对大部分市民带来了便利。但是,对一些不擅用手机的老人们来说,他们仍选择去邮局缴费。然而,文军发现,以前开三个缴费窗口的邮局,如今只开一个,“高峰时期,他们(老人)排队排到邮局外。”

文军建议,要逐步提高“数字弱势群体”的生活感受度,对更大范围、更多人群进行技术赋能,实现不同阶层、性别、区域和代际群体的包容性发展。不能因为要数字化转型就一刀切,可以适当予以保留。

除此之外,文军还呼吁,应当以市民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法律为底线。针对数字化生活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数据丢失、平台垄断等问题,全面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 以及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