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返乡?当前形势咋样?周口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都在这儿了

2022-01-12 19:28:32 来源:大河新闻


从1月3日太康县发现输入初筛阳性病例至1月12日,周口市已经连续9天无新增病例。从流调情况和核酸检测结果来看,周口市病例涉及人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管控,本轮疫情没有发生扩散和蔓延,总体呈现平稳可控、持续向好态势,目前,正在逐步推进复工复产。

那么,当前周口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返乡政策又是什么?道路管控状况咋样?1月12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周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七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了解。

周口正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如何?

1月3日,周口市太康县检测出2例初筛阳性病例后,市、县两级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疫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截至1月12日,全县没有再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初筛阳性人员,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

太康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峰介绍说,从1月12日24时起,太康县全面解除管控,全县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状态。


而根据统一部署,周口近期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行动,将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城区范围内所有人员,包括常驻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员、来周人员纳入检测对象。为此,全市共抽调采样人员2050名,分配到40个实验室进行检测。

截至1月12日,周口市已检测888761人次,结果全部为阴性。

疫情防控遇到急危重症病人怎么办?周口市域内客运能否畅通?

在发布会上,周口市卫健委副主任杨超说,根据统一部署,周口市要求各县市区卫健部门、各医疗机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的医疗服务。

各地卫生健康委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紧盯特殊人群(特别是孕产妇、新生儿、儿童)、重点人员就医需求,不得拒接急危重症患者,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拒收发热患者,把提供正常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工作。

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无核酸检测结果,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按照疫情防控流程给予及时救治。

对于交通出行状况,周口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杨慧芳介绍说,将加大对重点区域、农村地区运力投放,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范行为,确保周口市域内县到县、乡到乡的客运流通顺畅,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春节期间将有大批农民工集中返乡,周口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将积极与人社等部门沟通协作,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同时,做好与铁路、高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省际客运与城乡客运的无缝对接,坚决杜绝春运期间出现旅客大面积滞留现象。

同时,周口市还将全力做好应急运输保障,按照疫情防控、能源、生活、重点生产等应急物资运输“三保障一通畅”要求,指导辖区内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开辟“绿色通道”,设置明显标志,保障持有“两证两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绿色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测试正常+《通行证》)的运输车辆,免费优先快速通行。

返乡有啥要求?哪些场所将加强管控?

发布会上,周口市疾控中心主任冷冰回答了返乡人员疫情防控的有关问题。

冷冰说,非必要不返周,如确需返乡,须提前3天向村(社区)、单位做好报备,并持有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所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来(返)周人员,落实“14+7”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健康监测,7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来(返)周人员,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及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可恢复正常活动。

境外来(返)周人员,在入境地即将完成14天集中隔离返周前,应提前48小时向入周后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备,并主动配合完成闭环转运及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同时,落实“7+7+2”管控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隔离时要进行“双采双检”,健康监测结束后进行2次核酸检测。  

省内低风险地区来(返)周人员,须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周人员,须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还需再做一次核酸检测。

此外,周口市在高速路口、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国省道口等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点和核酸采样点,对重点车辆进行消毒。同时,还将加强对社区、公共场所,尤其是商场、超市、饭店、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养老院、监所、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的管控,并关闭KTV、酒吧等文化娱乐密闭场所;严禁人员聚集,严禁举行大规模聚集性活动,严格控制各类集市、会议、培训等规模,确需举办的,必须严格报告审批。

来源:大河新闻 编辑:刘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