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第三个2021关键词发布:奉贤的日子,花开的样子

2022-01-05 14:55:10 作者:傅潇瑶 来源:上海奉贤 选稿:潘馨仪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奉贤撤县建区20周年,也是奉贤新城新一轮高水平建设的元年。站在新起点上,“奉贤的日子·花开的样子”向阳而生,这是一个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由人民参与、人民创造、为人民绽放、为人民歌唱,这是推动“贤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打响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文化品牌的生动实践。

文化地标作用进一步凸显

“人民城市”最鲜明的气质、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文化。近年来,奉贤区文化地标逐渐增多,重量级演出、重磅展览接踵而至,文化气息日益浓厚。2021年,依托九棵树、博物馆等现有文化地标,奉贤区培育、引进了各类高品质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上海之鱼”城市客厅功能。

近年来,奉贤区博物馆策划推出多个爆款级大型主题展。其中,“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成为“网红”热点。在疫情防控限流的状态下,开放两个月期间仍然吸引了观展观众16万余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近230万元。

此外,“大观无相”百年老凤祥经典艺术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由职业艺术家作品展、2021国际纸艺术双年展等高品质展览进一步集聚博物馆人气,两年多来累计观展70余万人次。在2021年上海区级综合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中,奉贤区博物馆排名第二。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则是在高端文艺演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艺术外延,引入各类文商旅业态。艺文空间、九棵树艺术书店、大白兔体验店相继开放,自2019年建成正式开放以来已开展各类演出、展览、会议、交易等活动600余场,受众超过100万人次。

与此同时,言子书院于9月开工建设,沈家花园(南桥源二号院)目前正推进一期工程移交和二期开工手续办理等工作。

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

2021年,奉贤区率先与上海市文旅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奉贤新城共同打响“东方美谷”城市品牌,打造“奉贤的日子·花开的样子”奉贤人民自己的节日。通过举办花海美妆嘉年华活动,定制个性化、标志性、高颜值的“奉贤新城+文旅融合+美妆产业”盛典。推动“东方美谷艺术节”提质增效,立足“国际化”“高质量”“平台化”定位,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内容涵盖国际交流、演出活动、展览展示和文化赛事等4大类27个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展。

九棵树推出的文化使者项目,拟面向全国全球选聘100名九棵树文化使者,汇聚高品质文化资源、高素质文化英才,目前已有米巧铭、陈圣来等30位知名人士受聘。同时,积极推动知名艺术家来九棵树艺术中心设立工作室,目前已落地汤沐海、许忠、王珮瑜等艺术工作室,并同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共建谭元元芭蕾艺术工作室。

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深入

依托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奉贤区科学绘制总分馆制地图,合理确定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布局,积极推动城市阅读联盟点位向咖啡屋、学校等场所延伸,点位已扩展至439个,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全覆盖。根据《关于深化“文化基因工程”的实施意见》,奉贤区文化部门制定文化基因工程实施细则并公示,目前已正式启动第二轮文化基因工程申报、评审等程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贤美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创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奉贤原创沪剧小戏《哭脸和笑脸》获得华东六省一市地方小戏大赛金奖,2021年上海市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优秀新作奖”。开展区政府实事工程项目“美丽奉贤”高质量文化演出100场,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90场,完成市区(含村居)两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1615场,参与人次约14.1万。举办高质量百场阅读活动达168场,参与人次达4.5万,“贤书汇”获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

2022年,奉贤区将继续用“东方美谷”拉近与世界的距离,用“未来空间”奏响智能制造的乐章,使贤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用艺术定义未来、用后天定义今天,深入实施“奉信、奉贤、奉献”工程,塑造新江南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贤美文化,让奉贤因开放而繁荣、因创新而精彩、因包容而共生、因交流而多元,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演绎更多精彩奉贤故事,实现由“少年奉贤”向“青春奉贤”蝶变。

(转自:上海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