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开车一路绿灯,而你一路红灯?有没有少遇红灯的技巧?
问:为什么别人一路绿灯,而你一路红灯?
答:开车最爽的时刻,莫过于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一脚油门直达目的地;而开车最糟糕的体验或许就是无论怎么躲避,自己总是被精准锁定在红灯之前。你以为这是人品问题?其实这可是充满概率的数学问题,也是运筹优化领域的问题。
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速度,而信号灯变灯过程和速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驾驶员在畅通的街道上保持一定速度前行,大概率在路口遇到的信号灯都是相同的颜色。想要一路绿灯,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让车辆的速度和信号灯的绿波时速保持一致即可。
绿波时速也叫绿波带、波速控制或多路口信号联动,主要设计于交叉路口较多的路段。交通设计者最初设计绿波时速的目的是为了将信号灯配时更为精准、更加科学,打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当然,绿波时速在不同区域时速设定也不一样。假如一条路段的速度要求为60km/h,当驾驶员以这个速度通过绿灯时,只要保持这个时速,接下来的几个红绿灯路口都会是一路绿灯。
如果这条路段的速度要求为50km/h,而驾驶员依旧保持60km/h的速度,那么一路势必会遇到红灯现象;反之如遇早晚高峰等无法保持车速的情况下,驾驶员很有可能赶不上绿波带,从而造成“堵上加堵”的情况发生。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绿波速度一般多应用于中心城区到外围城区的干路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心区的车辆尽快驶出核心区;而相对应驶入中心城区方向的道路上往往不会设置绿波,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设置相反的“红波”,目的是让进入核心区的车辆多等几次红灯,以减缓核心区的交通压力。
国际公认道路通行手册研究表明,绿波速度交通拥堵及延误情况改善率高达20%,无论对车辆还是交通环境都是一项正向的反馈。随着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出现,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将不断完善。未来我们或许将通过智能手段实现完美的出行。智能时代的想象,或许即将落地成真。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