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会期就给意大利小众品牌拿下3000万订单,这位进博买手这样让老外吃下定心丸!
“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是非常聪明的,越来越愿意把自己的钱花在品牌价值、品牌文化上,这样更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参加了前三届进博会的朱玉龙(Terry)这样形容中国消费者在品质消费上的特点。
作为时尚新品的专业买手,从首届进博会开始,朱玉龙已成功孵化了约50个海外新品,并让它们在中国“落地生根”。第四届进博会前,当我们来到位于上海青浦的绿地全球贸易港时,朱玉龙正在货架旁整理他的“战利品”。
朱玉龙正在整理货品
一款来自意大利的女鞋,一旁标识着“进博会同款”。朱玉龙告诉我们,这款来自意大利的皮鞋品牌CALPIERRE ROSSONAPOLI,就是他在第三届进博会拿下的。
起初,朱玉龙觉得这个意大利小众品牌有点“平平无奇”。不过,作为一个以兄妹名字命名的家族企业,CALPIERRE ROSSONAPOLI坚持在制作环节采取独特的手工工艺,让皮鞋皮质柔软且不易留痕。
绿地贸易港展示中的进博会同款商品
其中一款高跟鞋更是在落地中国后,获得了女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反馈说这双高跟鞋“穿一天都不会累的高跟鞋”。朱玉龙这才发现,CALPIERRE ROSSONAPOLI对品质和工艺的坚持。正好切中了许多中国白领女性对通勤皮鞋能柔软、合脚、易打理的需求。
朱玉龙正在与顾客交谈
在和品牌方沟通过程中,朱玉龙还发现,许多外商根本没想到中国市场能有如此之大。“我们在第三届进博会引入这个品牌后,只是在进博会那6天里,就已经为这个品牌拿到了3000万的这么一个采购订单。”
朱玉龙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与CALPIERRE ROSSONAPOLI签订意向单(受访者供图)
6天、3000万,面对大额订单,外商却有些幸福的烦恼了。
“他们很紧张,担心供应链会跟不上,一旦整体提升了供应链,又怕之后会产生很多库存。”最终朱玉龙和他团队决定采用“以销定采”的模式来打消外商担忧,也就是以销售量来定采购量。
从销售的实际出发,确定购进商品的数量、品种和规格。保持合理库存,从而加速商品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引进来还需要进行孵化。依托绿地集团的优势,朱玉龙和他的团队在上海各大购物中心里为CALPIERRE ROSSONAPOLI做了品牌露出和快闪店。每次“快闪”过后,销量都会增长约50%。
在通过不断品牌孵化后,许多外商也学会了在中国用微信、微博,甚至小红书。
“这正是进博会独特的魅力所在,它会把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采购贸易商都会集中到会展平台上,作为一个采购的身份,我可以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全世界更多优质的一些品牌和商品。”
在谈到第四届进博会时,朱玉龙卖了个关子,第三届进博会上是以意大利品牌为主的,今年可能是法国的品牌。“一定是非常优雅,又是品质感十足的。”朱玉龙说。
朱玉龙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