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B站开“恋爱课”,戳中无数网友:最好的爱情,是互相照亮

2021-09-05 18:58:23 作者:曹忱 来源:上观新闻

Q

什么样的爱情是好的爱情?

A

好的爱情就是能够互相照亮,互相成全,推动对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Q

什么时候爱情可以走向婚姻了?

A

选择婚姻的理由因人而异。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两个人心甘情愿地放弃其他的可能,觉得一定要结婚了。

这两个答案来自梁永安,67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同时还是一位拥有45万粉丝的网络视频博主。

在B站上,梁老师从去年十月开始陆续发布了61个视频,其中20多个有关爱情。

他讨论异地恋、如何脱单、相亲、暖男,和年轻一代分享自己的看法。

在其中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中,他和每逢过年被催婚的90后、00后谈了谈性和婚姻观念的转变。

梁老师支持年轻人避开催婚的坑,坚守住内心的向往与对爱情坚守,同时他也提出两代人需要和解。

这个视频点击量高达426万次,收获了已婚和单身人士的24497条评论。

谈及这则视频,梁老师说:“父母认为督促孩子结婚是他们的责任,但对于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的一代人,他们需要时间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在中立的立场上,相互和解、相互理解。”

2017年,梁老师在深圳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在单身的黄金年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

“我们的时代处于转型之际。原来农业社会里的恋爱很简单,都是父母之命。1980年之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物质条件提升,如今在爱情关系里边,实际上很多人不是在谈爱情,而是在谈婚姻,按照婚姻的条件来谈爱情,也不懂什么叫真正相爱。”

所以他选择了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从去年10月开始,他在B站上开通个人频道,分享有关爱情的视频。

“爱情本身也是文学、戏剧、电影里一个重要主题,无论是在我的研读还是教学中,这方面的积累和感悟比较多一些。”梁老师目前在复旦和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小说、电影、文化与文学相关课程。

在日本电影《麦秋》中,女主人公纪子一秒钟内答应了婚事。她后来对家人说,就在那一瞬间,她感受到自己一生会幸福。尽管嫁给对方会生活辛苦,但她不怕吃苦。

梁老师对这个片段印象非常深,“很多人的婚姻都来自精打细算,缺乏纪子这样的‘一瞬间’。”

“从文学和历史中了解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实际也改变了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价值观和情感的需求。”

“对于恋爱关系,这个人在生活中对他人的态度,阅读习惯,与人交往时谈论的事情,喜欢做什么,他有什么目标与追求等等,这些都很重要。而不是只看别人的收入多少,通过金钱来衡量,这不是买卖。

关于爱情如何定义,梁老师认为,“爱情是人的最高自由。在宏观的社会架构里,人的生存充满各种限制。爱情的产生,却是一种最简单的愉悦和最深层的幸福,它是一种对限制的突破。”

“与喜欢相比,爱是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你知道在什么关键的时候,应该给他推动,而不是整天送花请吃饭。这才是爱情最珍贵独特之处。”

“而好的爱情就是能够互相照亮,互相成全,推动对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据央视财经报道,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

在如今单身人数逐渐增多的时代,梁老师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传统的观念中,一个人一定要找一个异性结婚,这个是一定要打破的。尤其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单身可以过得很快乐、很丰富,可以去旅行,可以去听音乐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单身阶段,他才有一个走入婚姻的条件,因为他精神独立,在你个人的单身资本那么丰富的情况下,如果找到了一种比独自生活还要幸福的爱情,那才是值得去爱的。

“而选择婚姻的理由因人而异。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两个人走到心甘情愿地放弃其他的可能,觉得一定要结婚了。在漂流的大世界里边,有两个人相遇,特别相合,他们构成一个小世界,外面再动荡,但是小世界里面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