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 | 《我们的孩子》

2021-07-03 13:19:25 来源:江苏路街道 选稿:孙翔

作者:(日)佐佐木正美

内容简介:为什么长大了的我们不能好好爱自己、爱他人、有一颗温暖强大的心?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被看见、倾听,全然得到过父母的爱及呵护,长大后也很难拥有自爱和爱人之心。

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

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她长大、盛开。

花儿有时候可能不会开,有时开得不尽如人意。

但这就是养育孩子的意趣所在。

请以一颗珍视孩子的心,温柔且有智慧地培育我们的孩子。

看见,倾听及改变。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读此书,必受益。


学着去看见,去倾听,去改变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每一位新手妈妈在遇到带娃的困惑时,我相信,都会和我一样,或求助于身边长辈,或询问同龄妈妈,还有一种,就是看书,倾听其中的经验,领悟其中的道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运用于自身。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与他们无条件的爱和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一一道来。

全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部分谈到的是“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书中谈及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教育就如同建筑一样,在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的孩子的性格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是实际上,每个孩子存在差异,每个孩子都会不同,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对于父母而言,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维护孩子的童心,并让他可以延续得更久一点。在这一阶段,能看见孩子的内心,听懂孩子的诉求,能平等地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作为父母应该需要努力的地方。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又和我们交流了关于“正念养育”的概念。其实,当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接触的事物更多,也逐步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此时此刻的父母们的陪伴就应该退居二线,理当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此时的孩子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个性,更会有自己的优缺点。此刻的父母应该是旁观者,引导者,启迪者。

在书的第三部分中,作者提及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谈及,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可以说陪伴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加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身为父母,不仅仅应当尽力给予孩子们物质上所需,更重要的是塑造她(他)完整的人格,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的尊重,对品格的锤炼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教育孩子并不是只需要关心衣食住行,更重要的事就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足感。满满的爱,就像呵护花儿一样去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让自己的内心随之飞舞,这才是养育孩子的意趣所在。

读完书,心不静,看着封面上可爱的女孩子,我想,应从现在开始,去认真地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