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向党百年华诞献礼在行动—— 贤城“文华热线”助力百姓品质新生活
处在新时代城市建设进程中,奉贤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已成为广大建设管理者积极行动的目标。“奉贤区文华热线”就是这样一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线电话,奉贤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张移表示,中心以党建引领行业发展为思路、以全所党员志愿者为主体,创立了奉贤区“文华热线”服务品牌。该品牌创立7年来,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接受市民群众对奉贤区公路市政道路及其配套设施的咨询、报修、投诉和建议,最快速地为市民群众解决出行中的“急、难、愁”问题,努力做到道路养护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响应处置。
文华热线连万家排忧解难保出行
2014年5月,奉贤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原奉贤区公路市政管理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创立的“文华热线”是以奉贤区“大联动平台”为基础,除了受理原有的市“12345”、“12319”等市民服务热线,还广泛接受居民投诉和咨询。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2015年4月开通“文华热线”微信公众号;2020年5月建立“文华热线社区服务”微信群,从定位、功能、渠道三方面进行拓展,有效节约了案件流转时间,为案件的及时处置提供有力条件,还大大缩短了案件的处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记者翻阅近期相关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记录,发现件件有落实。比如,2020年6月,西渡街道鸿宝一村北区居委戴伟在微信群中反映:鸿宝一村北区沪杭公路出口无法直接通向机动车道,造成机非混行,存在安全隐患。得知此信息后,奉贤区交建中心立即实地查看,第一时间邀请交警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利用该处非机动车道比较宽的条件(4.5米),将非机动车道用隔离护栏分隔成3米的机动车道和1.5米的非机动车道,并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附属设施,既满足了机动车的正常通行,也满足了非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弥补了闵浦二桥和沪杭公路建设中的不足,妥善解决了困扰该小区多年的出行安全问题,百姓拍手称好。
又如,玫瑰苑小区垃圾处置设施落地后,为积极落实上海市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要求,需要在小区一隅绿地进行硬化来解决垃圾箱摆放、清洁和排水问题。此项改建工作难倒了小区物业,一没资金,二没经验,最终小区通过街道和居委求助于市政管理部门。2020年12月2日,区交建中心根据小区诉求,组织弘路公司施工人员现场踏勘、制定方案,并积极与小区管理人员协调,精细施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改善了小区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春节正是新冠病毒肆虐之时。南桥镇区很多老旧小区均为开放式管理,为了抗击疫情,需要将小区进行全封闭管理,但很多小区缺少移动护栏等设施,无法及时对小区进行封闭。位于新建西路菜场路的绿地华庭小区向中心求助,希望为其开辟一条临时通道,方便该小区防疫管理,中心收到求助信息后马上组织力量为其设置一条临时围挡简易通道。
位于育秀二居附近的轿行路,小区实行开放式管理。由于停车位有限,车辆停放于人行道和小区外围用地上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也导致人行道有多处沉降和破损,给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育秀二居居委通过“文华热线社区服务”工作群向中心反映该现象,接到居委诉求后,中心设施管理科相关同志第一时间与居委进行联系,踏勘现场并研究处置方案。经过各方协商,一致同意对人行道外侧增加人行护栏进行隔离,同时将该路段人行道进行整体翻新,方便行人通行。
这些看似区区小事,但却牵动着各级政府办实事的心。由于近几年“文华热线”在市民群众中的知晓率不断上升,针对市民群众的出行问题,区交建中心超前谋划,同时主动出击,以快速解决民众出行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缓解“12345”热线案件压力,各类市民投诉量明显下降。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12345”热线接到的受理事件中,与奉贤道路相关的来电数同比下降38.31%,“文华热线”品牌服务效应不断提升。区交建中心以实现奉贤道路“畅安舒美”为愿景,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切实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将“文华热线”服务品牌打造成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惠民生的主要渠道之一。
建立“文华热线社区服务”微信群,是在“文华热线”品牌服务上的再提升,区交建中心结合每年的“5·26爱路日”,以走访居委的形式来搭建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渠道。一是宣传爱路护路小知识,二是听取老百姓对道路管理部门的工作建议,以便区交建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文华热线社区服务”微信群开通至今,共接到各居委诉求及建议594件,其中251件已采纳并帮助解决,343件为其他行业单位职能,区交建中心也已积极协助沟通处置或答复。
重民意,事后问题事前虑。“文华热线”不断总结百姓的关注重点,了解百姓的需求,总结过往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优化管理新模式。在新改建项目、中修工程、百路整治等道路施工过程中,通过座谈会形式,会同属地派出所、属地城建中心、工程沿线居委会和业委会代表一起积极搭建与市民的沟通平台,征求各方意见。并邀请施工方、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进行实地勘察、走访,听取百姓需求,人性化实施工程。
如建设2020年菜场路中修工程中,区交建中心就在施工前征集了市民群众的意见,在中修工程中同步解决了菜场路段道口积水、道口路灯照明问题;针对解放新村乱停车问题,同派出所、居委会和各楼组长作进一步商讨,通过增设人行道、隔离柱、绿化隔离带等措施,缓解了附近居民乱停车问题;在南桥路段施工过程中,与周边商铺多次洽谈协商维修方案,同步结合商铺卸货、搬货等一系列便民诉求,充分采纳民众合理个性化建议。在道路管养工作中,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道路管养工作,依靠人民群众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能力,以更优质、更有温度、更有归属感的公路市政设施管养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达到人民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新格局。通过工程实施前的有效沟通,施工期间的市民投诉案件也大幅度降低,2020年全年中修项目14项,共计接到工程施工类投诉19件,案件投诉量明显下降。
找差距补短板专项整治见成效
据2020年投诉案件类型分析:车行道问题占投诉总量47.63%,排水占4.59%、人行道占12.82%、绿化占10.28%、交通设施占5.22%、防护设施占13.13%。热线通过不断分析市民群众诉求的重点、热点及难点,补短板,找差距,结合道路养护季节性特点,开展排水、绿化、车行道、安全生产、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桥梁、交通设施、养护工程、桥下空间、应急处置保障10项专项整治工作,达到共享信息资源,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提高的效果,将奉贤区道路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是排水设施整治月,及时排患保通畅。奉贤区区管公路雨水管道共计262.84千米,为了确保今年汛期前的道路通行质量,并综合市民诉求重点,于3月进行了排水设施大整治。截至6月底,管道疏通率已达75%;完成边沟清理118.19公里;完成8处出水口清淤工作,并结合积水点改造工程对团青公路及航南公路两处进行工程性措施改造。目前针对排水问题的诉求较去年降低14.29%。
二是结合绿化养护季节性特点,4月进行了绿化专项整治。对区管公路机非及中央隔离带、两侧绿地的安全视距根据车速按规范要求进行调整,对影响路灯照明、遮挡红绿灯及交通标志的树木进行修剪。至6月底,共完成252个点位遮挡标志标牌及红绿灯的修剪工作;完成209个路口安全行车视距的调整;完成14条遮挡路灯的行道树特殊修剪工作。通过整治,今年4月的绿化投诉量较2020年4月减少84.62%,解决了绿化遮挡行车视线问题。
三是道路车行道整治,利民惠民保安全。在汛期到来前,不仅避免由于道路不平整而造成的道路积水问题,同时对行车的舒适度也作了更高的要求。至6月底,完成路面裂缝整治139.165公里,道路车辙整治2963.65平方米,拥包整治3203.93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维修率增长37%左右。
党建引领显担当跨前一步惠民生
自2020年起,区交建中心和下属养护单位弘路公司两家党支部联合开展走访及调研活动。今年6月,两家党支部又展开了奉贤区公路市政行业“我与群众面对面”大型走访活动,通过走访南桥镇、奉浦街道、西渡街道等辖区内60多个居委,聆听群众对“文华热线社区服务微信群”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升公路市政行业服务品质和社会品牌效应。通过本次走访,共收集群众诉求及建议59件,其中23件为区交建中心管理范围(目前已完成所有的答复工作),36件为其他行业单位职能,区交建中心也已积极协助沟通并答复。
在走访过程中,古华A区的居委提到其小区门口扩宽后,人行道和小区出入口不匹配,造成小区居民出行不便,由于人行道上该处配备有电力井、雨污水井等设施,向供电、排水等多部门反馈都无法解决。区交建中心了解该情况后,在保留供电、雨污水井的前提下对人行道进行合理改造,通过设置台阶代替路口降坡的同时将该处人行道进行最大限度放宽,同步保障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需求。
公共服务进社区是“文华热线”服务的一个特色工作。通过开展结对帮困活动,为群众创造安全的出行条件。
青村镇南星村是区交建中心“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对象,每逢重大节假日不仅为村里送上慰问生活用品,并定期走访村委会掌握动态情况,为日后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得知南星村68队前靠近奉柘公路边上,有座长22.6米,宽3.6米的年久失修的老拱桥急需维修,因桥的一头连接区管道路奉柘公路,另一头连接着村内十几户人家,行走很不方便。为此,区交建中心党政领导引领成立突击小队,克服资金、技术等困难,对该桥进行桥梁检测和翻建工作。同时,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对桥梁进行方案设计;上海弘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勇挑重担,克服项目工期短、通航河道安全、拱桥改简支梁桥的技术难题,新建桥梁利用老桥位置为重力式桥台,桥梁总长19米,宽度4.6米,于2019年初顺利建成并通车。随着村内道路交通的改善,有村民就在桥边上开起了民宿,旅游经济给南星村带来了增收,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乡村交通扶贫实实在在地成为连接民心、助力产业发展的大实事。
“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奉金路公交首末站的设立真是太好了!”候车时一位乘客赞不绝口地说。原来为优化西渡地区轨交周边公交线网,新辟“奉贤35路”及调整“奉贤34路”两条线路,但是临时首末站公交车辆停车问题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一难题,经区交通委协调,区交建中心会同西渡街道、区规土等部门,以及沿路百姓、企业,经过多方协调和确认,最终定下实施方案。经过改造后的临时公交首末站,东侧为蓄车区,西侧为发车区,有效缓解乡村公路交通堵塞,为乡村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在奉贤就是幸福。
公路文化建设是上海市道运局根据公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提出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区交建中心以此为契机,提出路域党建联建的合作方式,与金大公路沿线白沙村、陶宅村开展党建联建工作,紧紧围绕“一条公路、一座展馆、一本史志、一个品牌、一种精神”,结合青村镇“剪纸文化”“滚灯文化”“水乡文化”等元素,在道路沿线增设公路文化小品、公路驿站、公路展示馆,为沿线的白沙村、陶宅村村民打造了一个交流、休闲场所,同时与两村的党员流动站相结合,为路域党建提供了一个联络平台。
作为上海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郊区,奉贤区的创建成功离不开奉贤区区政府的重视,同样也离不开道路管理部门的辛勤付出。为了成功创建,区交建中心党员同志带头,放弃休息时间,每周定期上路排查道路设施情况,排查、督促整改、处置协调无一不亲力亲为,确保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圆满成功。目前区交建中心全面推行“路长制”,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引领青年同志奋发向上、比学赶超,为建设“奉贤美、奉贤强”而担使命、勇争先。
以人为本科学管养彰显服务成果
据了解,“文华服务热线”在2020年开展的“我为奉贤道路科学管养建言献策”金点子大征集活动中,得到了403人的踊跃参与,不少离休人员、老同志向“文华热线”平台建言献策,希望建设者们能够多“回头看”,并不断从建设成果中吸取更好的成功经验,为奉贤发展打造更优质的出行环境。
首先,观贤城路桥新貌,筑贤城新时代梦。今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奉贤撤县建区20周年,作为参与过奉贤建设的老党员老干部对于奉贤的发展、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区交建中心借助建党百年之际,依托“文华热线”服务平台、“5·26爱路日”特邀请奉贤老干部“喜看贤城路桥新风貌”。走上闵浦三桥,体验徒步10分钟就可过江到达对岸的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领略浦秀村村貌,欣赏奉贤农艺公园核心区河水潺潺、芳草萋萋的世外桃源;参观奉贤最美公路,感叹奉贤路网发展的喜人变化。“今天我重回梦中的家乡,见到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看不完这世外桃源般的美丽风光。”区中心医院一位退休干部在本次活动后有感而发写下诗句,同时也对未来奉贤的发展寄予厚望。
其次, 展道路建设成果,看大众眼中奉贤。近几年,随着南桥新城建设的快速发展,奉贤区的道路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集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汗水,也体现着道路养护管理者的精心和辛劳,为奉贤道路发展添上了光辉的笔墨。为了展示奉贤区“十三五”期间的巨变,展示奉贤路桥风采,奉贤区交建中心开展“奉贤的日子,花开的样子——美丽路桥·魅力路桥”摄影大赛,通过向社会大众征集作品,展示“道路美、道路强”的建设成果。历时一个月,社会各界共204人参与本次活动,征集稿件889件。“文华热线”品牌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也随之不断发展,深受百姓的青睐。
此外,建四好农村公路,助力乡村发展振兴。“文华热线”平台在近几年接待群众诉求的过程中,体会到群众对提升农村公路出行品质的渴望。为此奉贤区各镇(街道)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并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不仅实现农村公路提标提质提速,更是通过5个“+”(即四好公路+旅游、四好公路+文化、四好公路+体育、四好公路+经济、四好公路+养生)建设,分别开展对海湾镇随塘河路、青村镇盐青路、柘林镇张奉路、庄行镇南庄路、南桥镇沈陆中心路5个镇的试点建设,通过灯光亮化工程、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升级改造、“提档升级”改造、打通断头路、道路翻建等措施,让奉贤区的“四好农村路”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成为一条条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至2020年底,奉贤区共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项目44条,合计约67公里,总投资约5.9亿元。
2021年计划实施“四好农村路”18条,涉及11个街镇(集团公司),合计里程约30公里,总投资约2.2亿元。区交建中心将继续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高路网通达性,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公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南心北核”奉贤提供重要支撑。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奉贤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以“文华热线”作为为老百姓服务的平台,不仅是对自己职责的担当,也是用实际行动响应“人民城市建设”理念,虽然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奉贤交建人始终会用实际行动,为打造出“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奉贤新城而不懈努力。
通讯员 夏平 冯梅英 王涛 戴成香 记者 张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