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党建引领解民忧 深耕民生办实事
近日,高桥镇启动凌桥地区物业应急维修服务站。作为凌桥地区住宅小区物业维修服务的补充,服务站会在30分钟“神速”响应,弥补了高桥应急维修服务站对凌桥区域鞭长莫及的不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高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治理模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正在努力做好一件件令百姓满意的“小事”。
凌桥社区:滨江森林公园春景秋色再现
5月下旬,有一群人在凌桥社区金色郦苑小区两块空地上扶稳树苗、挥锹填土、打水浇树……这就是凌桥社区党委与滨江森林公园党支部开展的“花满郦苑”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场景。
还记得2019年3月的那次党建项目需求认领吗?此前在凌桥五居委党总支召开“三位一体”听证会上,居民诉求变为需求清单——滨江森林公园党支部快速呼应,将精心培育的1200多株月季花苗赠送给凌桥社区辖区的居民区和凌桥养护院。次年,再次赠送花苗,滨江森林公园的花圃就这样一个个被复制到了凌桥社区……
如今在金色郦苑小区门口400多平方米的花圃里,绚丽的紫薇,芬芳的月季,生动的紫娇花,可爱的鼠尾草,高雅的海棠,浪漫的柳叶马鞭草,滨江森林公园的春景秋色,就这样美丽绽放在家门口。
海高居委:破解老式公房加装电梯难题
在1994年建成的海高新村居委辖区欧高路138弄小区,老式公房加装电梯最难的是要做好居民的宣传、解释说明、讨论征询等工作。
居民区党总支决定由党员黄德安、楼组长周芙琼牵头组成自治小组推进工程开展。一方面搭建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与居民间的对话平台,宣传政策、解答疑问;另一方面搭建电梯加装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技术单位与居民间的对话平台,共同确保合理选址、安全施工和长效运维。针对部分业主不同意加装电梯,党总支书记、业委会主任、自治小组成员、党员志愿者一次次上门拜访,陈述利弊,统一思想……
加装电梯已于2020年10月3日正式启动,目前电梯进入安装阶段,预计6月底竣工。家住四楼的伤残军人江玉坤翘首以盼:“有了电梯,我上下楼就再也不愁了……”
高桥新村:“五微”项目暖民心
高桥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结合小区自身特点和优势,因势利导开展社区系列“五微”项目。
示范引领,党员“微”行动践初心。党员服务队主动承担了老年活动室的维护服务。天热了,他们给风扇做清洁;给电器进行“健康体检”;邻里纠纷调解、垃圾分类宣传和疫情防控、安全巡查等工作中,都能看到社区党员的身影。
居民自治,社区“微”花园强治理。在小区中心花园,“啄木鸟”小组开辟打造了“微”景观,吸引众多种花达人的参与,画图设计、栽种养护、装饰点缀,全流程自主完成。活动模式逐渐由“居委主导、小组参与”转变为“小组主导、居民参与”,设计打造的一个个“微”景观。
志愿行动,便民“微”服务暖民心。每月10日社区定期开展志愿便民“微”服务项目,如理发、磨刀、量血压、法律咨询等需求,都能在“家门口”得到满足。同时,还拓展了“清溪暖阳”好物共享、“工艺助老”公益金等团体“微”活动。
文化赋能,周末“微”影院促活力。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红色“微”电影活动。每周固定时间,居民们共聚一堂观看红色电影,追忆激情澎湃的奋斗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科技助力,智能“微”课堂增品质。党总支开办智能手机“微”课堂,发动社区志愿者通过讲解如何打字,如何熟练运用智能支付、网上购物等各类生活APP,手把手帮教,让居民更轻松掌握方法。
北新村:倾力解决危墙隐患
2020年双江南路延伸段施工期间,北新村中新村79号村民家因离施工段距离较近,导致本已年久失修的围墙岌岌可危。施工结束后,该段围墙因受车辆通行震动、天气等原因影响,轰然倒塌。
村委会立即联系当初道路施工方,无果。在无法找到责任方情况下,村两委作出决定:优先解决存在的问题,等解决了困难再查找相关责任单位。
结合村庄提升,经村委会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已同意解决该户村民的倒塌围墙问题,安全隐患消失了,居民们满意了。
陆凌居委:搬走石墩拓展通道
被列为老旧小区的浦东北路4588弄陆凌新村小区,已于2020年10月实施小区门头改造实事工程,门口通道变成双车道,专设非机动车通道,但非机动车道仅有1米宽,居民对此颇有微词。
2021年1月,陆凌居民区党总支经过现场查看,非机动车道南侧为浦东北路4558弄门面房的空地,空地以石墩子做了隔断。如果将石墩子移除将大大增加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即可方便居民们进出。
为此,陆凌居民区党总支与浦东北路4558弄的共建管理方山东平邑驻上海单位多次协商达成一致——石墩子撤走——陆凌新村大门非机动车道借用一部分浦东北路4558弄场地,彻底解决了居民非机动车出行不便的问题。
西新村:率先助餐服务老年人
西新村坚持党建引领,在镇政府大力支持下,用心打造高桥镇首个助餐试点村,村助餐涉及人最多达二十余人。
2019年6月,西新村村委就老年助餐服务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一致通过一餐补贴3元的决议,让村中老人仅花6.5元钱就能吃到营养午餐。
启动助餐服务项目至今,助餐点每天定时定点为60岁以上老人、独居老人和残疾老人提供服务。村委配备送餐车,饭点一到,志愿者就准时将热乎乎饭菜送到每位助餐老人手中,风雨无阻。
“饭来啦,请您慢用!”志愿者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83岁老人陈老伯手中。“平常在家里,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没滋没味,自从有了助餐点服务后,我不仅能吃上新鲜饭菜,还能与大家一起拉拉家常,好幸福!”另一位老人感言。
本版撰文:李昕芷 王晓岚 黄妤婷 沈春燕 季玉娟 沈美琴 瞿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