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红星美凯龙“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主赛道“夯实”与生态“拓新”
东方网企讯09-19 16:31:16

2025年,家居卖场行业的发展轨迹迎来历史性转折。在高压持续弥漫之下,作为“中国家居零售航母”的红星美凯龙,能否实现大象转身,既牵动着整个家居流通业的格局重构,更决定着千万从业者的未来方向。

当全行业都在关注、猜测红星美凯龙的下一步时,它却以一记“主动出击”打破了沉寂:在第56届中国家博会(上海)首日,这个行业高度关注的节点,红星美凯龙集结产业链上下游近500位核心合作伙伴,用一场重磅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发布会公开底牌:以“坚守主赛道”夯实底盘,以“泛家生态”开拓新局。

这份看似打破常规的决断,细究之下却在意料之中。从行业低谷时的坚守,到市场变革中的领航,红星美凯龙骨子里的魄力与担当,从未因时代浪潮而褪色,始终是支撑家居行业前行的“定海神针”。

一、坚守家居主业,给行业一颗“定心丸”!

家居行业的“寒冬论”已流传数年,但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市场下行的压力,而在于企业能否在波动中守住核心价值。本次战略发布会,正是红星美凯龙对外界的回应,更是对行业的郑重宣告:“家居主业永远是不可动摇的“压舱石”。

这一点从此次参会嘉宾的品类占比数据中可进一步印证:家具品类占比38.4%、建材品类21.1%、电器品类24.4%,三者作为家居主业合计占比超八成,而创新业态占比6.6%——鲜明的数字对比,恰好诠释了红星美凯龙“坚守家居主赛道”的战略基调。

从早期聚焦家具卖场,到现在拓展家居、家电、家装,构建家生活场景目的地的“泛家大生态”,“家”始终是红星美凯龙的基因底色,只是在新周期下,这份坚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战略意义,家居主赛道也并非仅家具、建材。

当前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沙发+床+衣柜”的简单组合,而是追求“全屋设计+智能联动+场景体验”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这种需求变化,恰恰为深耕者创造了机会。

红星美凯龙以“3+星生态”为底层逻辑,将家居作为不可动摇的主赛道和基石,以家电为战略C位和增长引擎,智慧生活的场景芯片;再以家装设计为串联,作为品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超级连接器。三家一体,不仅把主赛道“做深”,更把主赛道“做专”,从而构建为消费者美好生活提案的综合能力。

红星美凯龙上海全球1号店Mega-E智电绿洲实景图

以25万方的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和19.6万方的东北全球家居1号店为例,目前两家商场内家居(家具+建材)占比均在七成左右,家电品类占比均突破10%,家装设计占比均超6%,堪称是“三家一体”融合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的全国首个2.0电器馆Mega-E智电绿洲经营面积达3.3万方,电器品牌103个,更新增潮电荟、用户服务中心、零碳生活家等创新场景。

而东北1号店不仅拿出独栋建筑打造设计中心,更配备了培训、财税服务、共享中心、设计师协会等全面配套,足见是“运营思维”而非“招租思维”。目前已吸引66个设计工作室、138位设计师入驻,并通过场内设计带单实现销售超130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红星美凯龙已在全国115个核心城市,打造了150+馆均面积破万方的智能电器生活馆,目前电器品类已占总经营面积的10%,并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升级40家Mega-E智电绿洲,打造“一城一标杆”的城市制高点。

截止今年5月底,红星美凯龙 M+高端设计中心也已打造73.2万㎡,引入1700 多家设计工作室,合作5000+优秀设计师,三家一体规模效应已显,构成实实在在的“护城河”。

红星美凯龙河北1号店M+高端设计中心实景图

除了将主赛道“做深做专”,红星美凯龙还通过“轻重并举”的模式优化,让资源向高价值环节集中。

对于自营商场,红星美凯龙提出“做优做强重镇与核心商场”,把有限的优质资源向更重要的项目配置,大力提升经营业绩,打造成行业和所在城市标杆,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既能通过“城市家居消费地标”强化高端形象,又能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对于委管商场,则聚焦“标准化管理与轻资产高质量发展”,一边梳理业务流程、建立分层评估模型,提升现有门店质量,一边鼓励团队拓展轻资产项目,在完善全国网络的同时降低重资产风险。

所谓“轻重并举”,本质是让“重”的部分更具竞争力,让“轻”的部分更具灵活性。当自营商场成为“品质标杆”,委管商场成为“规模触角”,两者形成的“组合拳”,不仅能确保未来5年家居核心品类占比不低于70%的目标落地,更能将主赛道优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行业话语权。

二、拥抱年轻人,发力生态场景求发展!

如果说“主赛道做深做专”是红星美凯龙的“基本盘”,那么“生态做宽”就是其在存量竞争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走进如今的红星美凯龙商场,特斯拉展厅的科技感、Mega-E智电绿洲的沉浸体验、M+设计中心的灵感碰撞、星巴克咖啡的馥郁香气,这些看似独立的场景,正被编织成一个围绕家目的地消费的泛家大生态——这种跨界不是无边界的扩张,而是基于“3+星生态”的底层逻辑围绕家消费场景的延伸,是对“家居卖场”的再造现场,而这一切创新的底气,都指向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度洞察。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当下年轻群体对“家”的需求,已从传统家居堆砌转向“购房-装修-生活配套”的一站式、个性化体验。

基于此,红星美凯龙进一步发力年轻化消费场景打造,计划引入二次元主题家居馆、潮玩设计区、独居青年生活解决方案中心以及宠物友好家居体验区等多元化业态组合,从兴趣偏好到生活痛点,全方位贴合年轻人对“家”的多元想象。

不过,生态拓宽的难点,从来不止是“丰富品类”,而是避免“复制粘贴”式的同质化。家居卖场的同质化困局早已存在: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商场布局、品牌组合、营销模式高度相似,最终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红星美凯龙的解法,是“一场一策”的差异化运营——不是用统一的模板套用所有商场,而是根据不同商场的区位、客群、竞争格局,打造“在地化特色”。

昆明沣源路商场的实践,正是“一场一策”的鲜活样本,以区域市场盘活为目标,创造性引入4万㎡大型婚宴基地,将婚庆场景与家居消费深度绑定。

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婚宴业态实景图

这一布局并非盲目尝试,而是精准贴合昆明本地婚庆消费习惯:当地婚宴多在傍晚举行,云南地州宾客常会提前至中午抵达,婚宴基地恰好为这部分客群创造自然停留场景,他们在逛商场时遇心仪商品常会迅速决定购买,由此形成“伴随式消费”。

同时,商场深度整合内部资源,推出跨品类组合营销方案,以场景联动与权益激励,让消费入口进一步前置,打通“婚庆→家居→汽车”消费链路,最终实现客流300%的大幅增长。

当家居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需求升级”的新阶段,单纯的“规模扩张”或“固守主业”都难以持续。红星美凯龙的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给出了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解法——以“主赛道做深做专”筑牢根基,确保在核心领域的话语权;以“生态做宽”打破瓶颈,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坚守家居主业是“确定性”,是穿越周期的底气;拓展泛家居生态是“可能性”,是打开发展空间的钥匙。

在行业剧变的浪潮中,红星美凯龙的探索不仅是为自身寻找新发展路径,更为家居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实体商业的生命力,不在于固守城池,也不在于盲目扩张,而在于在时代变化中保持基因优势并持续进化。

选稿:东方网企讯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合作联系:东方地产dichan@em.eastday.com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