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瞬时之云”致敬上海城市肌理 艺术外滩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开幕
东方网09-11 17:36:54

9月11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黄浦区人民政府指导,艺术外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艺术外滩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正式启幕。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以“艺起外滩见”为主题,持续至11月26日,贯穿整个金秋,邀市民和游客共同沉浸艺术、漫步外滩、体验海派文化的全新魅力。

开幕式上,在绿城·黄浦ONE的艺术支持下,荷兰艺术家波恩德纳特·斯米尔德在外滩源壹号现场演示其知名系列作品《Nimbus》的创作过程,并被授予“艺术外滩推广大使”称号。这朵悬浮于百年建筑之中的“瞬时之云”,以光影为衣、气流为舞,与老建筑的石材、穹顶和廊柱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它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份对上海城市肌理的深情致敬。

自2022年启动艺术外滩品牌建设以来,外滩国际艺术节影响力持续扩大,深受公众喜爱与业界认可。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将整合文化、商业、旅游、展演等多元资源,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9月-11月,围绕“艺术外滩”核心区域,辖区内艺术机构、商业画廊、文化空间同步开展各类展览及艺术活动,汇集成为“艺术外滩画廊群展”。三十余家艺术机构的六十余场展览及活动,形成具有城市辨识度的联合展览体系。久事美术馆的西班牙艺术季首度开启四馆五展的多馆联动体验模式,通过“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等5大展览及系列主题活动,让观众从建筑、艺术、人文、历史、科技等多个维度,深入领略纯正的西班牙艺术魅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无羁之境:洛桑原生艺术收藏与他方视界"及"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双展,聚焦原生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深度对话;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探讨AI与艺术创作的未来;chi K11美术馆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芝麻街·奇妙艺境Sesame street Magical Art World”艺术展,通过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重新解读芝麻街的经典形象。贝浩登画廊的“JR个展”以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深刻社会洞察的摄影作品,展现法国知名艺术家JR用艺术跨越边界、联结世界的独特魅力,以及复星艺术中心的迪奥展等,共同构成跨越时空与媒介的艺术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特别呈现由达利宇宙与外滩老市府联合推出的《达利×老市府:启程》大型艺术展。本次展览精选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作品共计149件,涵盖雕塑、版画、珠宝、琉璃、金饰、家具与服装等多个类别。展览重点呈现2件城市级户外大型雕塑《时间之舞 I》与《背负时间的马》,以及10件博物馆级雕塑,其中,博物馆级雕塑《戈黛娃夫人与蝴蝶》及6件达利设计珠宝均为首次在中国亮相。观众将在现实与虚幻、历史与想象交织的双重语境中,展开建筑与超现实作品之间的互动性对话。

此外,今年同时推出多项特别的艺术行业活动,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以艺术探讨人类与非人类智慧的交汇;洛克·外滩源主办的第二届 RAM assembles 外滩建筑节“上海野餐”,通过创意实践激活城市空间;外滩投资集团与新华发行集团联合主办的外滩音乐节十月中旬落地外滩源圆明园路步行街,将多元音乐文化图景铺展于城市肌理之中,带来涵盖“听、逛、尝、玩”的多维文化体验;由XINTIANDI新天地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三周年回顾活动,以”回到街上!“为主题,重现以城市为艺术试验场的探索历程。这些项目与第十一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11)、艺术家请客-当代艺术周等活动共同形成多层次、宽维度的艺术体验,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及艺术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作为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的亮点板块,第二届“艺术外滩露台艺术季”将于9月11日至11月26日同期举办。本届露台艺术季以“外滩奇谭绘境,中国动画影院”为主题,由上影元文化授权,联动复星艺术中心、BFC外滩金融中心、久事国际艺术中心、洛克·外滩源哈密大楼、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和上海音乐厅六大露台地标,以《中国奇谭》为主线,将动画叙事与外滩露台空间深度融合,巧妙结合“电影放映”与“城市漫游”,串联起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未来想象,实现"空间—主题—影片"三重呼应。本届露台艺术季特别设置“观影解锁优惠”机制,观众通过线上小程序购买露台电影票后,可在观影结束时获得等额的纸质抵扣券。凭券可在周边合作餐饮、咖啡吧、文创商户消费,直接抵扣现金。

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推出新版“艺术外滩联票”,一票畅通13家艺术机构+7家酒店餐饮+3条城市漫游线路。此外,还联合旅行社定制打造“艺术外滩之旅”专项文旅产品——上海众信旅游推出特色半日及全日游的艺术外滩之旅City Walk路线,璞缇客度假联动区域内高端酒店、米其林餐厅、文博场馆及特色商业资源,推出沉浸式城市文化深度体验产品,让市民与游客在漫步间触达艺术、在互动中消费体验。

作者:黄丽春
选稿:宋旻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