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台风“竹节草”已登陆浙江 上海各区严阵以待筑牢防汛防线
东方网07-30 09:16:39

东方网政务中心记者7月30日报道: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已于今天(30日)04时30分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热带风暴级)。预计,“竹节草”将于30日白天在浙江宁波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再次登陆(23-28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强度缓慢减弱。

上海中心气象台7月30日04时4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本市大部地区将出现6小时累积雨量80毫米以上的降水,请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并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排水防涝工作。

为应对台风“竹节草”来袭,上海各区迅速行动,从人员转移、排水调度、物资储备到农业防护,多维度织密防汛抗台安全网,全力守护城市安全与市民平安。

奉贤:紧急转移7类危险区域人员

7月29日下午,奉贤区防汛指挥部紧急发布《关于启动危险区域人员避险转移的紧急通知》,明确对海塘外作业区、一线水闸、老旧房屋、建筑工地等7类危险区域人员实施转移避险。

目前,奉贤各街镇已全面做好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的“六停”准备,确保台风影响期间风险区域“应停尽停”。为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全区加强防汛物资管理调度,各类抢险队伍按响应等级集结待命,并在重点区域提前部署应急力量,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处置,筑牢抗台第一道防线。

浦东:排水管网预抽空 筑牢城市“静脉”

浦东新区严阵以待,区供排水中心提前启动防汛抗台模式,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保障排水安全。针对在建工地、防汛薄弱点位及泵站设施,浦东迅速开展隐患排查,从源头降低风险。

为应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积水,浦东新区组织532名清捞人员对雨水口、截污挂篮全面清理,并在易积水点位采取“应急驻守+支援”双保险模式,部署89名应急值守人员、17台抽水泵及14辆应急泵车,确保暴雨时“道路少积水、退水快”。7月29日19点30分起,浦东新区充分发挥“水闸联动”优势,全面落实管网预抽空,提前腾空管道库容,为承接台风带来的强降雨预留充足空间。

崇明:预排预降内河水位 万余应急人员待命

崇明三岛四面环水,内河水位调控是抗台关键。自7月28日下午起,38座沿江水闸根据市防汛办指令启动预排预降,经过日夜两轮排水,目前崇明岛河道水位降至2.1米,长兴岛1.4米,横沙岛1.3米,为接纳雨水预留了充足库容。

“水文数据是防汛决策的‘眼睛’。”崇明区水文站站长应荣弟表示,我们已提前检修所有水文监测站点和设备,确保台风期间数据“测得准、报得出”。物资储备方面,区级仓库备有4辆移动泵车、81台水泵、24台发电机等,540支应急抢险队伍共1万余人已集结待命。受台风影响,除长横对江渡外,崇明各航线自7月28日中午起全部停航,减少人员流动风险。

金山:水利调度与农产守护双线发力

金山区487座水闸同步行动,全区引水口门停止引水、排水口门加强排水,将内河水位控制在2.4米以下。其中,中官塘北泵闸4台抽水泵开足马力,单台每秒排水2.5立方米,截至7月29日已排水16万立方米,有效降低内涝风险。

眼下正值本地蔬果丰收期,金山区田间地头掀起“抢收保卫战”。上海强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固60个大棚、修补20个棚膜,准备排涝设备;金山卫镇完成1052亩蔬菜大棚、810亩林果大棚加固,排水325亩水产池塘,抢收蔬菜40吨、林果22吨。

聚焦人员安全,漕泾镇工作人员逐户劝说田间农户转移:“台风天别大意,安置点有热水有吃的!”截至7月29日晚,漕泾镇已安全转移70余名农户,并在夜间巡查确认人员全部撤离,用细致行动筑牢平安防线。

徐汇:连夜转移近万名工地人员

徐汇区聚焦在建工地安全,截至7月29日晚9点,全区247个在建工地中,66个需撤离人员的工地已完成9790人转移,全部落实安置点。同时,自7月28日下午起,徐汇区针对易积水的9座重要交通地道等节点,组织9个专业班组45人次清理明沟,累计清理2862米,最大限度降低台风期间地道积水风险,保障交通顺畅。

长宁:应急演练提升响应能力

7月29日,长宁区在区城运中心开展防汛防台应急调度演练,涵盖启动响应、会商部署、视频调度、现场处置、结束响应5个科目14个具体动作,通过模拟实战提升各部门协同应对能力,确保台风来临时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松江:全区居委会及物业24小时值守

松江区多部门闻“风”而动,全力做好台风防范应对。环卫与园林部门完成中心城区1万余口窨井清理,对近400处绿地、行道树加固修剪,排除坠枝、积水隐患。松江各农业相关部门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农户加固大棚等设施,及时疏通田间沟渠,降低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全区居委会及物业均启动台风季24小时值守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防台宣传与安全排查,确保居民居家安全。

从沿海区的水位调控到中心城区的地道清淤,从田间地头的抢收转移到工地宿舍的人员安置,上海各区严阵以待,用周密部署与迅速行动守护城市安全与市民安康。

(各区供图)

作者:王泳婷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