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从“蛙王”归来到12岁新星闪耀,这是中国游泳的现在与未来
澎湃新闻07-29 07:53:00

覃海洋。

当覃海洋对着话筒喊出“拿下”,“中国蛙王”回来了。

北京时间7月28日,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覃海洋以58秒23夺得金牌。这是本届世锦赛中国游泳队夺得的首枚金牌。

紧接着的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12岁小将于子迪游出2分09秒21,虽然距离领奖台仅差0.06秒,但作为本届世锦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于子迪再次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从“蛙王”归来到12岁新星闪耀世锦赛,这是中国游泳的现在与未来。

覃海洋。

“蛙王”归来

一天前的半决赛,被问及比赛感受,覃海洋给出的回答是:“人晕晕的,感觉不是很在状态。”说完这些后,他笑了笑继续,“但前50米游完发现自己感觉错了。”

覃海洋的这番回答或许能从比赛中找到一些端倪——彼时覃海洋0.76秒的出发反应时间并不快,也让他在最初并不占优。但后半程的覃海洋逐渐提速,游出了58秒24的成绩。这不仅是他今年最好成绩,也是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

到了决赛,覃海洋的夺金之旅与半决赛颇为相似,即便意大利选手马丁嫩吉前程提速,第一个转身,但后程发力的覃海洋还是“生吃”了对手,最终58秒23的夺冠成绩再次将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提高了0.01秒,并比亚军马丁嫩吉快了0.35秒。

赛场上的强势,也让覃海洋在赛后笑着喊出了那句“拿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锦赛之前,覃海洋已经四次打开59秒大关,而本次世锦赛的夺冠成绩,更是比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59秒03快了0.8秒。

“我觉得这次夺冠比以往的金牌更有意义,对所有帮助我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这次的意义真的更重于以往的金牌。”赛后的覃海洋,反复提到这枚金牌的重要性。

两年前的福冈世锦赛,覃海洋以57秒69的成绩强势夺冠,不仅拿下中国男选手在该项目上的首个世界冠军,也打破了英伦名将亚当·皮蒂对该项目长达8年的垄断,“蛙王”的称号不胫而走。

只是背负压力的覃海洋,在巴黎奥运会预赛第一枪游完后就感觉“比赛悬了”,最终个人单项颗粒无收,直到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才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

进入新的奥运周期,本届世锦赛前的所有国内赛事,覃海洋的感觉大多只是达到及格线,而他膝盖的伤病也让他一度找不到感觉,“我现在估计最多只有福冈世锦赛70%左右的状态,我的判断挺准的。这次比赛之前其实有伤,还在恢复,所以过程不轻松。”

所以半决赛覃海洋说“只能尽力去拼”,而夺冠后的覃海洋依然低调,“即便今天没有拿下这块金牌,我觉得表现也比昨天好很多,这一点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从福冈的巅峰到巴黎的低谷,再到新加坡的重生,三年时间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后,覃海洋有底气在赛后说出那句:“我经历了很长的一段低迷,今天我回来了!”

于子迪。

家有天才初养成

如果说覃海洋代表中国游泳队当下的实力,那么今年10月才满13岁的于子迪则意味着中国游泳队的未来。

新加坡游泳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面对世界一众好手,于子迪游出了2分09秒21的成绩,距离领奖台仅差0.06秒。

决赛后谈及自己的初体验,于子迪说道:“游之前希望自己发挥出最好水平,还是差一点,回去继续努力。”

作为本届世锦赛最年轻的运动员,于子迪早早便受到世界泳坛的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世锦赛开始前,法新社发布一篇名为《12岁中国神童亮相世界泳坛》的稿件,文中表示“这位头戴卡通小狗泳帽的小学生在5月的全国冠军赛上以一连串令人瞠目的成绩震惊了泳坛”。《悉尼晨报》则提醒读者:“来新加坡参赛的澳大利亚名将麦克沃伊参加他的首届奥运会——伦敦奥运会时,于子迪还没有出生。”美联社更是早在7月初就为于子迪推出了人物报道。

而这些关注自然是源于于子迪的实力,今年5月的全国冠军赛上,她在200米混合泳比赛中游出2分10秒63的成绩,成为该项目历史上游得最快的12岁选手。美国游泳专业媒体《SWIMSWAM》更是将这一成绩与美国青少年做了对比:“于子迪已经成为史上最快的12岁选手,因为美国女子青少年纪录是2分18秒69,美国男子青少年纪录是2分13秒59。”这意味着,于子迪的速度不仅比美国同龄女孩快8秒,甚至比同龄男孩还快近3秒。

仅仅两个月时间,于子迪又一次迎来提升,她先是在半决赛游出2分10秒22,随后在决赛游出2分09秒21,不断刷新着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决赛蛙泳环节掉到第七名的于子迪,在最后50米游出30秒17的分段成绩,仅仅比冠军麦金托什(30秒16)慢了0.01秒。

“我想登上领奖台,又觉得不可能,但还是想试一下。”赛后的于子迪用淡定的语气,说出了一些不平凡的表达,“我不算天才吧,全靠努力训练得来的。”

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200米混合泳角逐后,于子迪还将参加本届世锦赛200米蝶泳和400米混合泳的较量。这位12岁便震惊世界泳坛的“小孩姐”,还有更多潜力可以释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