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十车道“新京哈”即将开通 标线和指示牌的变化快来看!
央视新闻07-29 02:20:19

|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其中,辽宁绥中至盘锦段是我国首条200公里级十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也是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十四五”首批重点项目。7月30日,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段北京方向将正式通车。9月底,将实现双向通车。

改建之后的新京哈高速什么样?有哪些改变和我们的出行息息相关?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来一起先睹为快。

京哈高速公路是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条已经使用了22年的“功勋高速”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改扩建工程途经3市8县

  主线段220多公里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之前,由于车流量持续增加,拥堵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常年高负荷的运行,还导致路面等基础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让这条交通主干线重焕生机,2022年8月,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到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这项工程途经葫芦岛、锦州和盘锦3市8县、改扩建段主线220多公里,新建九门口复线段近16公里。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改造后的京哈高速公路已经正式进入了通车倒计时。

总台记者 杨雪:全新亮相的京哈高速公路,路面宽敞、平坦,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条黑色巨龙,令人震撼。

京哈改扩建工程葫芦岛项目指挥 吴永全:建成后的京哈高速公路主线双向十车道通行,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每小时,路基的全断面宽度能够达到55米。它将成为全国第一条长距离的十车道高速公路。

总台记者 杨雪:如果行驶在最左侧的这条车道上,一旦发现一些突发的情况,可能需要并五次道才能够来到右侧的应急车道上进行处置,是不是相对来说会有一些危险?

对此,京哈高速公路专门设置了左侧应急停车道。

  设置左侧应急车道

  遇突发情况可就近停靠

左侧应急车道,在国内长距离高速公路建设上还是首次出现。新京哈开通之后,原则上,行驶在第一、第二车道上的车辆要使用左侧应急车道,行驶在第三、第四、第五车道上的车辆要使用右侧应急车道,这样就可以实现“就近停靠”。

总台记者 杨雪:由于京哈高速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重要通路,在这条路上的货车占比超过五成,为了更加便于客车通行,新京哈设置了专属的客车通道。二三车道之间设置了0.5米标线分隔带,给司机朋友一个非常醒目的视觉提示。

  解读新京哈高速公路行车指示牌

刚刚安装完成的新京哈行车指示牌,与地面的标线做出了非常完美的呼应。其中两个车道明确标注是客车道,另外两个是客货混行道,最中间的是一条可变车道。

在实际运营的过程当中,它会根据客车和货车的流量比情况做出动态的调整。

辽宁省交投集团运营公司派驻联合指挥中心常务副指挥 李晶石:可变车道调整的依据,是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各类前端感知设备所采集的客货流量比等多源数据。

 成立联合指挥中心

  开展日常智慧巡航

在长达三年的改扩建过程中,必须保障京哈高速这条货运大通道的基本功能不变,所以京哈高速公路采取了“边通车、边施工”的模式,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交投集团等多部门成立的联合指挥中心,成了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的中枢大脑。

辽宁省交投集团运营公司派驻联合指挥中心常务副指挥 李晶石:我们还会同步在沿线建设27处无人机机巢,通过远程操控,开展日常智慧巡航、拥堵叫醒服务和特情辅助处置等工作。

 6对服务区全新升级

  满足司乘人员不同需求

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还涉及15个收费站、20个互通枢纽、58座跨线桥以及6对服务区。

总台记者 杨雪:新建的凌海服务区总占地面积近420亩,单侧区域可停放小车199辆,货车200辆,客车30辆,是辽宁省内目前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全新的服务区还设置了主题景观广场,休闲活动场地,还预留出了直升机应急救援停机坪,未来将极大地满足司乘人员的各种需求。

改扩建后的京哈高速公路,将在今年国庆前夕实现双向通车,它也将成为协同区域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黄金通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