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78岁台湾爷爷的“艺术酒店”悄悄火了,就在闵行这里
今日闵行07-27 12:33:18

图片

一张镜心装裱的书法小品,悬挂在人来人往的大厅,上面赫然盖着康有为、梁启超那枚启蒙近代中国的朱红印章——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闵行区虹桥镇一家名叫“陌上雅居”的酒店。今年暑假,不少旅客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每一幅装饰挂画,竟然全是真迹!

这可忙坏了酒店经理原先生。最近,旅行平台“携程”上突然冒出许多“来看真迹”的订单:七月客房入住率飙升超过80%,有人专程为赏画而来,有人直接把挂在走廊上的画买走,更有一位从北京来沪出差的商务男士,一进门就忍不住当起了义务“导览”:“瞧,这张是翁同龢的墨宝,那张是刘太希的珍藏,还有那边,清华美院丁绍光的作品……”

图片

画框后面的“两岸故事”

图片

走进虹梅路上的这个白墙小院——“陌上雅居·美家园艺术酒店”,故事的主角是一位78岁的台湾爷爷,老板储铀。他笑着揭秘:大堂里那几幅重量级作品,是早年从香港拍卖行“淘”回来的宝贝。而挂在房间和走廊里的画,则是他十多年来精心收藏的“心头好”——全是上海和台湾青年画家的作品。

这些画作从何而来?时光倒回2015年。那一年,储铀团队启动了“沪台青年艺术家交流展”,此后每年一届,雷打不动。台湾顶尖艺术学府——台湾艺术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的师生,带着作品跨海而来,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碰撞艺术火花。

“书法印章就该规规矩矩,传统不能丢!”“印章是我画面的一部分,我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可书法是传统艺术啊!”……每年,数百件从台湾来的作品,不仅挂在墙上,更真实地触发了两岸艺术思想的激情碰撞与悄然融合。

图片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博士生柯驎晏作品《玛利欧山水》

图片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玟作品《与狸奴》

连续参展4年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硕士张秀秀很有感触:“大陆同学手上功夫了得,工笔立粉、分层罩染这些技法,细腻得让人惊叹。台湾同学呢?‘脑洞’特别大!”她举例道,比如在传统山水画里突然蹦出“超级玛丽”的游戏场景,或是印章形状、书法内容随心而变,自由感扑面而来。

策展人蔡伯修观察得更深:“从十年参展画作的变化,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两岸在相互靠近、共同成长。”这一点在储铀的收藏策略上也有体现——他买画时,始终坚持“一比一原则”:买一张上海艺术家的,就必买一张台湾艺术家的。

图片

真金白银的“艺术加油站”

从交流展延伸到艺术酒店,储铀团队为两岸青年艺术家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和信心。

蔡伯修记得,2020年,一位中年男士一口气买走了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研究所硕士林佳谕的6幅画。就在前几天,又有旅客看中酒店走廊上的画,当场跑到前台成交。原因出奇一致:“台湾艺术家的画,在上海可不容易买到!”

图片

林佳谕作品《密》

这样的支持对青年艺术家意义非凡。2022年参展时,还在读研的张秀秀心里直打鼓:“家里没有艺术背景,纯粹靠热爱画画,想找个展示平台太难了。”直到她的五六幅画被人买走,悬着的心才放下:“原来真的有人喜欢我的画,这笔钱也许不多,却让我真切地感到——我能继续走下去了!”

这份温暖也吸引着年轻人主动加入。在酒店咖啡厅,记者遇到了帮忙的复旦大学学生黄钰宁。她举着漏勺笑道:“今天中午试做凤梨酥,熬糖浆差点把锅底熬穿了!”她是张秀秀的初中同学,正努力帮酒店打造一个台湾80年代风格的复古咖啡厅。

从“上海小台北”到“艺术会客厅”

酒店所在的虹梅路3205号,曾是储铀参与投资的台湾服装工厂——90年代知名的高端内衣品牌罗丝美、伊丝芬就诞生于此。2005年,储铀将工厂改建成酒店,当时附近台湾住客多,这里被大家称为“上海小台北”。

去年酒店翻新时,储铀灵光一闪:何不把收藏的几百幅两岸艺术家真迹挂出来?“台湾酒店都挂真画,也想在大陆试试,没想到反响这么好。”社交媒体上的如潮好评,让团队决定:今年8月22日举办的第十届沪台青年艺术家交流展,就放在酒店里办!

“一楼所有房间都打开,变成展览空间,让艺术家们自由交流,”储铀指着绿意盎然的小院,“晚上就在这儿办音乐节,让年轻人聊聊人生,谈谈理想。”

图片

筹备的同时,新一批参展的台湾画作正跨越海峡而来。“最折腾就是运画。”储铀掰着手指算账:从台湾寄了十幅画,运费就花了两万元。当被问及是否盈利时,他哈哈一笑:“买画十年,亏了200多万元!但是,一百多个台湾艺术家通过我们首次来到大陆,这价值,无法衡量!”

“人这一辈子也就活个百来年,可咱们的文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他说,“不管是上海长大的孩子,还是台湾长大的孩子,别让地理距离和生活的不同蒙住了眼睛,要看看咱们文化里那剪不断的线。”

图片

储铀和艺术家在交流展

选稿:张蕊寒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