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在这场大唐职场风暴中,大鹏又抓准了社会情绪
澎湃新闻07-19 06:38:00

今年夏天的“荔枝”大丰收。继电视剧和舞台剧之后,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也“再接再荔”地上映了。

这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作品,在一段古代运送荔枝的苦差里,讲谋略、讲人性、讲职场与官场,讲历史与今朝,因为能够折射承载的面相足够丰富,也自然成为改编的香饽饽。

上映首日,豆瓣开分7.7,暑期档国产片第一匹黑马,应该稳了。

《长安的荔枝》海报

大鹏导演的电影版,讲述了大唐小吏李善德,阴差阳错接下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至长安的 “不可能任务”。在贵妃诞辰的时限压迫下,李善德从最初的怯懦、不知所措,到为了家人放手一搏,在岭南与长安之间来回奔波,不断尝试保鲜方法、规划运输路线,与各方势力周旋。

那些藏在荔枝运输路线图里的算计,不仅是大唐小吏的困局,也是每个当代职场人都逃不过的“牛马时刻”。而重聚的大鹏、白客、庄达菲这“年会”三人组,即便改头换面、改朝换代,也藏不住浓浓的“打工人”气息,让人自然开始期待一场“整顿唐代职场”的大戏。

在叙事节奏上,影版《长安的荔枝》明显加快了步伐。相比剧版的盘根错节“娓娓道来”,电影版像一场紧张刺激的“生死时速”。电影开场,大鹏饰演的李善德刚刚背上房贷,便被卷入一场荒诞的职场风暴。

李善德开篇即背上房贷

身为上林署九品小吏,他莫名被推上“荔枝使”之位,要在短时间内跨越五千里,解决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保鲜难题,否则便是死路一条。没有剧版的上司和同僚“甩锅”铺垫,老实人接倒霉事,锅从天上来,就是分分钟的不容二话。

李善德从接到任务开始,便踏上了争分夺秒的实验与奔波之路。从研究保鲜方法,到规划运输路线,再到与各方势力周旋,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让影片充满了紧迫感与悬念。

为了使剧情更为集中,影版的人物关系也更为简单,权谋党争的部分仅有蜻蜓点水般的提及,但整个体制的沉疴在一趟运送荔枝的兜转间也很难视而不见。

李善德要把荔枝运回长安,困难分两端,前一半是技术难题,后一半是人事难题。技术难题自然是难不倒“算科出身”的理工男,搞定农业专家阿僮的货源,在多金富二代苏谅的赞助下,几轮实验终于拿下。

更复杂的是人的难题,技术问题既然得到解决,那长安的圣人为何早没吃上这可口的岭南荔枝,就成了其他人的“办事不力”。各部门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指导思想下,用流程卡进度踢皮球,那踢得叫一个溜。耿直李善德只懂自证方案的可能性,还得是好友道出“花花轿子众人抬”的真理。

右相杨国忠与内侍鱼承恩

右相这座靠山的推波助澜,则直接一语道破“流程是为弱者准备的规范”的残酷事实。而最终的运送,各州府“层层加码”,为了最终抵达终点的一小盘,岭南的荔枝林尽数被砍……一颗小小荔枝,背后折射的社会运作法则,古往今来,还是一样的耐人寻味。

作为电影,《长安的荔枝》有自己“高级”的表达。笔者最喜欢的一场戏的处理,是当荔枝最终运至长安,出现在贵妃宫宴上,和众多新鲜水果摆在一起,不过也显得平平无奇,可有可无。而其他外邦水果也非长安产物,是否路上同样也有其他“李善德”为它们呕心沥血。而等待品尝它们的达官贵人,是否又真的有那么想吃这一口“长安的荔枝”。圣人贵妃全片都未曾露脸,他们只是权力的符号,而贵妃伸向荔枝的那只玉手,中途又收了回去,观众终究没能看到妃子把荔枝拿起剥开的画面。

全片最大主角“荔枝”

影片到此,关于“荔枝”的部分,有了一个足够高明的结局,什么都不必说,反而更有百般滋味在心头。

而故事和人物要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作为交代,却实在算不上一个高明的选择,这也是笔者觉得电影处理有遗憾的地方。

前面近两小时铺垫的职场压抑,终究没能等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爆发。李善德与右相杨国忠的对峙,不是一场基于专业主义的反击,而是一场悬浮的控诉。“算学出身”的李善德,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跑去对右相进行了一通对现状毫无作用的“嘴炮”,虽然台词也算掷地有声,但作为这部影片的高潮戏,这通言辞凌厉的“嘴炮”既不符合全片李善德木讷的人设,在戏剧功能上于全片也是无效且割裂的。

李善德“一骑红尘”

影片前半段的精彩,恰恰在于它构建了一套“用技术对抗权力”的现实主义叙事逻辑。李善德在岭南果园里用算筹丈量五千里路的损耗,在驿站冰窖中测试“盐裹法”的保鲜时长,甚至为了优化运输路线,冒着杀头风险修改官府驿站的调度规则。这些细节里藏着最动人的反抗,也给观众一种“用规则反制规则”的期待,所有的叙事是实感的。​

刘德华 饰演 杨国忠

对比之下,剧版选择用自己的专业只是“催熟”荔枝,亲手毁掉自己一手研发的“保鲜成果”,更符合一个“技术人员”的反抗。而电影版中,李善德圆满完成任务,转而对着杨国忠咆哮,电影的选择,将弱者的“反抗”简化成了情绪宣泄,也就无法真正给予观众情绪的出口。

当然,这么大的时代,这么深的顽疾,以荔枝为引子,李善德用自己的视角经历了他所处时代中的兴衰。这就是原著的精神,电影已经尽数做到。不过在叙事线索上更集中于运送荔枝的主线,对于旁线的交代铺陈比较简单粗暴,最终落在家国兴亡的点上时,虽然从精神意蕴能够意会创作者的逻辑和表达,在直观的感性认同上总还觉得差着口气。毕竟最精髓的部分有原著托底,电影给到的加分不是没有,但确实不多。

大唐“牛马”,与今天并无二致

总的来说,这颗“荔枝”还是经品的,表演上有演员生动的逗趣与感动,置景中有盛唐的精美与恢弘,故事让观众看到盛世背后的腐朽与荒诞,过程中古今相通的槽点,以及大鹏极为擅长的捕捉当代社会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爽”,也已然算得上一颗“精品水果”吧。

《长安的荔枝》海报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