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海国际视觉影像产业展览会开幕,摄影人必打卡的年度盛会来了
东方网07-17 11:12:29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17日报道:7月17日,2025上海国际视觉影像产业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以“影像启新•融合共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1国家和地区约350家展商和品牌同台亮相。

覆盖多元化商业拍摄场景

本届展会依托“技术革新、生态向新”的时代契机,汇集旗下子展“第26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上海国际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设备技术展”、“上海国际影像后期产业展览会暨框业装裱展”、“2025上海国际孕婴童肖像摄影展”,同期携手 “第41届中国(上海)国际婚纱摄影器材展览会”,“上海国际婚纱礼服、彩妆造型及时尚配饰展览会”多展联动、资源叠加。

富士胶片、佳能、尼康、爱普生、美图云修、图灵精修等国内外品牌参展商集聚。展会全景展示照相机、镜头滤镜、摄影配件、影视灯光、音视频设备、AI技术、数字软件等新趋势、新产品、新技术,满足从胶片时代的 “考古浪漫” ,也覆盖了数码浪潮的科技产品,从“短视频 + 直播”到“短剧+短片” 新赛道,从婚纱摄影、儿童摄影转场到文化旅游摄影、目的地婚礼、婚摄双影像、毕业季校园摄影市场,推动“影像+”与商业、文化、旅游等多元领域跨界融合新姿势。

摄影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24年全球数码相机总出货量为849万台,增长了10%,其中已经主导市场的无反相机(又称微单相机)出货量为561万台,增长了16.1%。中国市场的相机出货量达194.81万台,销售额达到2299.23亿日元(113.84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反相机销量达163.64万台,较去年增长了36.4%,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无反相机市场。

社交媒体上,微单、复古相机浪潮席卷而来,富士、佳能、尼康相机厂商们纷纷玩起 “回忆杀”,带来模拟胶片拨盘、轻量化机身完美融合,搭配经典的外观设计的新品,揣在兜里就能随时开启时尚街拍模式。

短视频以及Vlog内容创作对专业影像的刚需,促成了相机的购买热潮。因此,集电影级专业高画质与灵活小巧、多样化视频创意表达特点于一身的影像设备迎来了发展机遇。无论是用于影视短剧、直播,还是Vlog或3D VR视频,专业设备都能助力拍摄出优质的社交网络影像内容,让视频创作者实现创作自由。

“银发经济”也是相机消费的重要推手。外出旅拍、学习摄影不仅充实他们的退休生活,还能保持思维活跃。综合来看,相机已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中老年人充实生活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人拿起相机,表达自我、丰富生活。

AI全面融入商业影像聚焦当下

伴随AI全面融入影像,产业正经历从“工具革新”到“生态重构”的深刻转型,AI已从“附加功能”变为商业影像核心工作流,当下市场呈现出诸多新趋势。AI全面融入成像链,富士、佳能、尼康的新产品均分别在智能构图、场景与主体识别增强、机内AI精修、甚至AI视频功能,计算摄影“AI超分辨率”与“去模糊”都已成为实用功能,提升画质。

在个性化“滤镜生态”需求下,影像消费者对色彩风格的需求越发浓烈,一系列丰富的云端LUT库及AI优化校准满足不同场景、不同情绪的创作需求,从 ins 风的清新淡雅,到赛博朋克的炫酷未来感,一键生成氛围感大片,分分钟让照片成为朋友圈 “点赞收割机”。

近年来像素蛋糕、美图云修、百度网盘、图灵精修等AI企业在商业拍照领域的创新应用,大幅提升修片品质与效率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压缩了从拍摄到交付的时间周期,直接 “颠覆” 传统模式。

除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生态展示,展会还联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以及人像摄影杂志等合作伙伴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碰撞灵感火花。

作者:柏可林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