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华艺术宫德化瓷大展将启!今日开箱探展,流量超60亿网红展品《神话》抢先看
东方网07-14 20:43:14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14日报道:白,素朴无染,纯净澄明,是道的显现,也是德化窑火淬炼的天地本色。7月18日,“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将作为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重要项目,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启幕。这场由多部门指导、联合主办的展览,以“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为脉络,汇集德化瓷精品,堪称上海近年来“文脉最深厚、规模最宏大的德化瓷大展”。

策展人项笠苹在采访中坦言:“德化白瓷太特殊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集大成者,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全球顶级博物馆里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今日,三件重磅展品抵达中华艺术宫并开箱亮相,它们分别是世博遗珍《世博和鼎》、流量巨制《神话》以及以卓绝工艺诠释“中国白”当代表达的《极彩·如愿佛》,为观众提前揭开了这场瓷艺盛宴的神秘面纱。

开箱现场,最牵动上海观众记忆的当属《世博和鼎》。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这尊以“和”为核心理念的瓷鼎当年曾吸引无数参观者驻足。“鼎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浮雕象征四方和谐,鼎内捏塑玉兰花、梅花、牡丹、菊花等瓷花,是当年福建馆的‘流量担当’。”项笠苹笑着回忆。

此次亮相的虽是中等尺寸复制品,却丝毫不减其魅力。“原作品体量庞大,加上瓷器质地脆弱,长途运输风险极高,这个复制品从瓷土甄选、釉料调配到纹饰细节,都严格遵循原作工艺标准。”项笠苹解释道,这是属于世博会的集体记忆,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连德理创作的《神话》,是浏览量超60亿的超级网红作品,其背后藏着一段趣味十足的创作故事。“儿子吐槽我作品太传统、过时,气归气,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连德理接受儿子建议,以《神话》中玉漱公主为原型,历经上百次失败,最终用自主研发的“高韧薄胎瓷衣技艺”,将瓷衣厚度控制在0.2毫米。展台上的玉漱公主,衣袂如雾似雨,光影在蝉翼般的衣纹间游走,连发丝都透着飘逸灵动。“坚硬的瓷土在他手里像丝绸般‘流动’,这是德化匠人‘捏塑’功夫的当代诠释。”项笠苹赞叹道。

连紫华的《极彩·如愿佛》,堪称跨越文明的美学融合典范。佛像高鼻深目的面相源自犍陀罗时代,身材比例参考古希腊“七头身”,尽显挺拔舒展;衣纹则复刻魏晋“曹衣出水”的灵动,线条紧贴身体如流水环绕。更令人称奇的是工艺:以德化最优质象牙瓷为胎,融合唐卡绘画,用蓝宝石等天然矿物颜料与珠宝镶嵌。两种国家级非遗技艺碰撞出“华彩流转”的效果。“它打破了德化瓷‘单一白’的固有印象,在世界陶瓷史上尚属首创。”项笠苹认为,“这尊佛像把中西手法揉得浑然天成。”

“去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德化白瓷永远在显眼位置。”项笠苹道出展览的初心,“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顺着商船漂洋过海,成为西方认知中国美学的窗口;如今,它依然是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活样本——从古代‘象牙白’的突破,到当代艺术家的跨工艺实验,始终在传统底色上生长新表达。”

作者:熊芳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