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说西夏陵申遗成功,这些珍贵文物开启了热聊模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07-12 06:20:00

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听说西夏陵申遗成功,这些西夏陵出土的珍贵文物开启了热聊模式。听听它们说些啥?

琉璃鸱吻

琉璃鸱吻是西夏时期建筑构件,1972年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该文物通高152厘米,采用分模拼接工艺制成琉璃质地,通体施绿釉,造型为龙头鱼尾式样。其龙头比例占据整体高度的50%,双目圆睁、獠牙外露,背饰鱼鳍纹,尾部分出两鳍,体现出西夏建筑艺术粗犷豪放的民族特色。

琉璃鸱吻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象征意义,作为屋顶正脊装饰物具有防火避雷的物理功能,同时承载镇宅辟邪的精神寄托。该构件印证了西夏建筑对唐宋鸱吻形制的继承与创新,反映了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是研究11世纪~13世纪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实证。

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作为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代表了西夏时期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区,长130厘米,宽38厘米,重达188公斤。这尊鎏金空心铜牛采用中国传统的外范内模浇铸技术制作而成,整体采用雕塑、铸造、鎏金、焊接、抛光等工艺。鎏金铜牛造型生动逼真,铜牛表面采用鎏金装饰工艺,这也是历经千年依旧全身散发金光的原因。

据文献记载,西夏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大型鎏金铜牛,很大程度上与中原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关。它不仅学习借鉴中原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还从中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鎏金铜牛的发现是西夏社会从游牧经济转向农耕和畜牧兼营的历史缩影。它不仅丰富了黄河文化,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灿烂悠久、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1974年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的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该支座为白砂石质圆雕,近似正方体,雕刻屈膝托举姿态的男性力士形象,面部浑圆、獠牙外露,腹系肚兜。座顶阴刻15字西夏文,背部刻汉文工匠姓名“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陵出土的14件同类支座中唯一刻有文字的孤例,实证了西夏文字使用与汉夏工匠协作的历史。文物融合唐宋雕刻技法,兼具力度与细腻,是研究西夏美术史的重要实物。

石马

石马于1977年在西夏陵区陪葬墓墓室中出土,材质为白砂石,长133厘米、高70厘米、重355千克。原有彩绘,出土时都已脱落,只在唇部残留少许粉彩。

该石马砂岩圆雕,四肢屈膝跪卧,马头稍垂,颈部呈弯曲状,瞪目立耳,马鬃整齐流畅地披散在脖子上,身体健硕浑圆,比例匀称,线条简洁凝练,姿态雄健,继承了汉唐的雕刻风格,生动地再现了西夏马的形象,不失为西夏石雕艺术的精品。从西夏陵区发掘情况可以推测,铜牛和石马可能是西夏贵族、重臣墓葬中的主要随葬品之一,它们不仅反映了西夏党项族对马等家畜的珍爱,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西夏畜牧业经济的发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