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当“她们”在脱口秀笑着聊“痛”:是多声部表达,是健康的面对
上观新闻07-10 20:23:00

近期,脱口秀组团进入人们视野:《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回归,《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官宣,各类议题高热不下,多声部的女性声音成为“高光”。

来自新疆阿克苏的小帕借原生家庭讲家暴,妙语连珠引得观众笑中带泪,其单条视频抖音播放量超1500万,视频号“一键三连”数量皆破10万,播客收听量超57万;王颖聊乳腺癌及连锁反应,小红书上相关话题超200万浏览量、3.1万发帖讨论;更有小蝶用“领养代替购买”调侃少时境遇⋯⋯

脱口秀演员小帕在舞台上。

轻快话语里,烈度在增强。在这些女性表达中,生活中的“病”与“痛”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愿意拿出来向外分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认为,“没人能永远不生病。从女性健康、克服疾病羞耻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很值得鼓励的。我很喜欢去年菜菜的文本和今年王颖的文本。好的公共表达能够鼓励到有同样处境的人,脱口秀文本也可以是有价值的创作,很有感染力。”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海报。

“谁没有伤痛呢,我们都是同类”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群体常见的恶性肿瘤,王颖调侃自己在脱口秀中开辟了一条“乳腺癌”赛道。两年前,她偶然发现乳腺癌,随即做了切乳手术、内分泌治疗。她笑谈其中的痛苦:“内分泌治疗是打绝经针和吃药,所以我今年30岁更年期了。朋友安慰我说命运还是很公平的,给你关上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虽然你的乳房变成了一个,但是更年期变成了两个。”

脱口秀演员王颖在舞台上。

王颖的人生信念并不因生病而撼动,而将这段经历化作一记黑色幽默,解构外界标签化的评判:生病不意味着成为“异类”,“正常人”也可以活得不同。她说:“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你说话怎么那么难听?’得癌症有一点好处,以前我也这么说话,以前他们觉得我疯了,现在他们觉得我只是病了。”此时,病症不仅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更是王颖表达自我的“工具”之一。

脱口秀演员王颖在舞台上。

病痛往往并非一个人的处境。乳腺癌手术与治疗过程中的痛楚,男友也陪伴经历。王颖感动于战友对她一些决定的“不介意”,她同时也承认“没有人是天生的好人,却是文明的约束者。”王颖的段子里有着更复杂的视野。

脱口秀舞台上聊“病”与“痛”,张怡微认为,“这是一种挺健康的面对。”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周逵观察,女性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自己的经历被理解,男性观众通过轻松的方式进入一些被视为“女性专属”的话题。在脱口秀中,“笑声不仅是一种回应,还可以成为情感过滤器,将负面情感转化为集体可接受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笑声中接受并理解了这些沉重的情感。”正如网友王文婷所说,“谁没有伤痛呢,我们都是同类。”

女性表达的边界在继续延展

李宇春一首《冬泳》,舞台上亮出这次脱口秀的女性群像。很多网友欣喜地说,“今年脱口秀多了好多女演员,每集都能听到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其实,从异性话题,到原生家庭、职场、生育,再到乳腺癌等病痛经历,这些年脱口秀中女性表达的边界在持续拓宽,烈度在增强。

“领笑员”李宇春穿短裙登场了。她受很多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启发,决定今年“勇敢一次”,她回击了很多年前经受的网暴:“裙子是一种围在腰部、没有裤腿的服装,不是人的第二性征。无论一个人穿不穿裙子,都不值得上热搜。”同一个舞台上,王颖用几分钟讲“乳腺癌”,网友感叹这是“底色温柔的‘地狱笑话’”。而与此恰巧呼应的是,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早有提及,身体外的服装、身体内的疾病,都在“喻示对待自我的新态度”。

放弃规训,拒绝审视,以“人”的名义重新看待自我。脱口秀演员王小利有着天然的松弛感,用另一种表述来说是“配得感”,“反正我无论做什么,都是榜样”。

脱口秀演员王小利在舞台上。

女孩王大刀被网友爱称为“猎豹女人”,她自信、骄傲,天马行空地抛梗与表演,“有人看过我的稿子问我想表达什么?我想谈论很多时刻。我不想因为身体羞耻而失去自己的不满,我想要歇斯底里。”她用四川话说的“歇斯底里”,与美国女脱口秀演员同名纪录片《歇斯底里》,相互映照。“看她们在舞台上呈现百花齐放的表达,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安心感。”网友“HAPPINESS!!”把这些脱口秀演员看作自己“平行时空里的天才女友们”。

脱口秀演员王大刀在舞台上。

小帕的全名是帕孜力亚尔·帕尔哈提,最初漂泊在北京,多次换工作、动过回新疆的念头,但是她还是登上了心仪的脱口秀舞台——从开放麦开始。她的第五次开放麦,厂牌主理人向观众介绍说周末有商演,观众席中有女孩站出来问“商演能看到小帕吗?”于是,小帕有了她的第一次商演,脱口秀也成为了她的“人生出口”。

而如今,更多“她们”像岩中花、荆棘鸟,蓬勃生长在日渐成熟的中国脱口秀行业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