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台风“丹娜丝”向多地“洒水”?甚至影响“千里之外”?一起get知识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07-09 14:23:00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于昨天(7月8日)21时2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沿海登陆。受“丹娜丝”影响,昨天,浙江、福建、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7月9日早上7点前后的FY-4B/GHI可见光全色云图显示:受台风“丹娜丝”登陆影响,福建东部对流发展旺盛。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丹娜丝”虽然已经登陆,但由于水汽输送条件较好,强度减弱缓慢,未来一路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将为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带来持续性降雨。

那么

台风带来的降雨会受哪些影响?

这些知识点

一起了解

↓↓↓

强度弱的台风

也可能带来较大的降雨影响

台风的强度,与其带来的风雨影响并不一定成正比。强台风无疑会带来狂风巨浪和暴雨,但一些看似强度较弱的台风,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风雨影响。这是由于台风的降水分布不均匀造成,有时强降水会集中在台风的某一侧,而非整个覆盖区域。

此外,弱台风在行进过程中如果遇到有利的气象条件(如冷空气、西南季风等),也可能激发出强烈的降水。当台风北上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哪怕冷空气不是特别强,也可以恰到好处地给台风热力和动力过程施加扰动,导致气流动力抬升和辐合增强,有利于降水出现较大增幅。

而台风登陆后,如果恰巧有西南季风卷入台风环流,这就如同多了一个源源不断输送水汽的“水泵”,台风即便脱离海洋,仍能短暂地维持相对充足的水汽输送,为继续前进积蓄力量。例如,2006年第4号台风“碧利斯”虽未达到台风级,但却因南侧强降水给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台风的内部结构

结构松散的台风

降雨影响仍不容小觑

台风的结构紧凑度,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影响大小。一些结构松散的台风,虽然中心风力不强,但其外围风力大,且其外围环流可能携带大量水汽,在特定地形或气象条件下引发强降水。此外,松散结构的台风,在行进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受到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从而改变其路径和强度,增加预测难度和防范风险。因此,不能仅凭台风的外观结构来判断其影响大小。

遇到哪些天气或地形条件

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会“翻倍”?

在台风行进过程中,如果遇到特定的天气或地形条件,带来的风雨影响会加剧。除了西南季风会给台风提供水汽补给增加降水强度外,地形因素也是影响台风风雨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台风“杜苏芮”给我国华北地区带来极端强降水。

首先,台风遇到迎风坡地形,气流会被迫抬升,对流突然加强,此时降水强度很可能加大。其次,在丘陵山地地区,台风带来的强劲降水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水涨潮和风暴潮的叠加作用,可能导致海水倒灌和堤坝溃决等。此外,当台风登陆后继续北上并遇到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时,其残余环流可能长时间滞留某地,引发极端降水。2023年7月末,台风“杜苏芮”在华北地区造成的持续性暴雨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例证。

千里之外

为何也会受台风影响?

事实上,被台风云系覆盖的地区产生降水,只是台风的直接影响。有时,台风还会“隔山打牛”——通过与周围系统的相互作用,调整大气环流,将远距离的水汽输送到其他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强降水,这就是“台风远距离暴雨”。

在我国东部沿海登陆的台风,可能会给我国东北、华北和内陆地区带来降水。例如,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甚至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为重庆中西部地区带来强降水。这是因为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台风向偏西方向移动,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形成的阻塞形势使高空槽、低涡移动缓慢,加之台风外围的偏东气流源源不断输送水汽共同影响,为重庆带来“远程”降雨。因此,即使一个地区与台风的中心位置相距甚远,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间接影响。

在防范台风时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包括台风的结构、强度、路径

移动速度、地形地貌以及环境因素等

综合研判才能更加准确地

预测和应对台风及其带来的影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