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申城778个爱心暑托班今迎数万名小学生
东方网07-07 17:24:08

东方网记者华迎7月7日报道:今天,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全市16个区和临港新片区共778个办班点,迎来数万名小学生报到。

特色活动拓宽视野,服务保障搭配消暑措施

即将升入初中的张馨月同学对暑托班充满期待。她希望能在暑托班里“交到更多的朋友”,并对新课程充满好奇。她说:“我比较期待是像3D打印笔这样有趣的课程,希望能从中学到许多有趣而新奇的知识。” 张馨月还是一名热爱创作的“小作家”,她写了部科幻悬疑类的小说,同时还自己手绘插图、设计海报等。所以她期待爱心暑托班能开设写作课和插画课程。

张馨月同学提到的3D打印笔课程,也是今年暑托班的特色课程之一。负责该课程的冯奔介绍,“我们原先的画笔是在纸板上进行一个绘画,它是一个2D的,现在我们给它增加了一个高度,这样的话就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物件了。” 学生们可以用3D打印笔画出真实可佩戴的眼镜,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还可以挑战桌椅、熊猫等更复杂的作品,激发他们对前沿科技的兴趣。

今年,徐汇区田林街道着力抓好暑托班服务保障工作。田林街道团工委负责同志胡思诗介绍,街道专门配备安保人员保障学生上下学秩序,并向属地公安报备,协同做好交通指引及日常护校。开班前,各办班点均对饮用水、空调出风口和安全出入口进行检查,并对食品进行预留质检,确保食品安全。“我们今年的特色之一是培育‘小记者’,通过教授写作技巧,锻炼语言表达,提升小朋友的学习实践能力。”胡思诗说。

在服务保障队伍中,有一群高中生志愿者。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确保小朋友们的安全,引导他们进出教室,并在楼梯间等区域防止他们奔跑打闹。对于放弃宝贵的暑假时间来做志愿服务,高一学生谢明蔚认为非常值得:“首先是我自己有想往老师这个方向去发展,其次因为自己被这个社区养得很好,我也希望能反哺这个社区。” 

从了解飞机火箭到聆听红色故事,开班活动内容多样

为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团市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面向全市爱心暑托班开展“高举队旗跟党走 争当科创小先锋”主题开班教育活动。记者看到,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姝凝作为授课教师,正向学生讲述1960年发射的T7M探空火箭、在上海完成总装的国产大飞机C919的故事。在孩子们求知的眼神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科技种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类型的课程,春风化雨地浸润孩子们。”李姝凝说。

团徐汇区委邀请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邀请退役大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83岁的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名誉会长褚康龄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三套军装,向在场的小朋友讲述自己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故事。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希望你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真爱和平、开创未来。”褚康龄语重心长地说。

多方协同推进建设,托起城市温度

据悉,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由团市委、市教委共同牵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信访办、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消防救援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学联、市少工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在活动设置上,全市各办班点整合丰富资源,根据软、硬件条件与授课对象特点,将历史人文、手工制作、体能训练、科学艺术等方面活动合理搭配。全市各相关单位、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等将广泛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体验和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活动。

自2014年正式创办以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累计共开办了暑(寒)托班4705个,服务小学生超43万人次,参与的大中学生志愿者逾10万人。

作者:华迎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