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苏超持续火爆令人欣慰,警惕拉踩国足、中超的黑流量
澎湃新闻07-07 07:44:00

进入酷暑,苏超的热度和高温一样居高不下!

最近两轮比赛,昆山奥体中心和南京奥体中心先后创下了43617人和60396人的上座率纪录;南通队和盐城队“榜一大哥”争夺战日趋白热化,而常州队也终于拿到了苏超第一分……

全方位热度下,苏超堪称今年社交媒体上流量担当。但这段时间,舆论场始终不乏用苏超拉踩国足和中超的观点,这样的流量,其实不要也罢。

不让职业球员踢苏超是没格局?

要说苏超报名球员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曾经的国脚黄紫昌,苏超允许每队报名三名“外援”,也就是职业球员。黄紫昌在江苏队效力多年,目前是中超河南队的绝对主力。根据报名规则他可以代表常州队出战。联赛间歇期,他甚至出现在了常州队比赛现场。

虽然常州队遭遇五连败,甚至一球未进,黄紫昌也只能扮演着“吉祥物”的角色,至今仍未登场。究其原因,职业球员能否出场,其实还是所效力俱乐部说了算,苏超球队要让职业球员出场,需要征得球员所在俱乐部同意。

比如说扬州队门将李新宇,他是苏州东吴队的二门,本赛季中甲联赛还有过出场,他在对阵泰州队比赛中出场,据球迷统计完成12次扑救,帮助球队拿到了1比1的平局,赛后李新宇的表现也得到了球迷大力赞扬。

球员本人则透露,之所以能够出场,是因为“鉴于扬州队目前的形势和实力,经过扬州队的领导和我们俱乐部的领导友好协商,最终我们俱乐部同意我临时请假”。

但苏超也出现了职业球员私自参赛的现象——目前效力于申花U21队的温竹新,盐城队第二轮和第三轮主场分别3比0击败泰州队,1比0击败淮安队,温竹新都是首发出场。但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这两场比赛温竹新属于私自参赛,并未得到申花俱乐部的允许。出于严肃队纪的考虑,申花俱乐部给予温竹新一定处罚。

盐城球迷自然希望温竹新能够代表球队参赛,申花俱乐部最新一条社媒评论区,评论数已超过2600条,与两天前的1200条相比再度翻番,而作为对比,上海申花倒数第二条社媒动态的评论区仅有800余条评论。留言中大部分球迷的评论都表示申花俱乐部方面“没格局”,或者希望其“拿出格局”。

不让职业球员踢苏超就是没格局?孰是孰非应该不难得出结论。

遭遇黑流量,苏超也很苦恼

过去这一周时间,苏超热点中引人关注的是,有媒体拿苏超球员封堵对方球员射门对比国足队长吴曦“躲球”,且不说封堵射门和传中这两者不同的防守策略,就这种“拉一踩一”的做法,其实已经犯了互联网传播规范的忌讳。

套用时下流行的话,苏超的足球很纯粹,这也是很多球迷喜欢苏超的原因。同时一直以来,中国足球尤其是国足,则在社交媒体上扮演着民众“痰盂”的角色,有一种谁都能往里面吐口水的感觉。因此只要贬低国足抬高苏超,流量必然爆棚。

但已经不缺流量的苏超,应该和这种“黑流量”做切割。“黑流量”代表还有此前“南通挑战国足”事件,之后南通市足协明确否认“挑战国足”传闻,相关负责人直言“战书是AI伪造”。

但据统计,事件发酵后,“南通队挑战国足”话题阅读量破2亿,短视频平台相关视频超50万条,部分自媒体借机炒作“中国足球改革迫在眉睫”。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黑流量”,南通队方面也是非常苦恼,“之前一直说南哥,大家也是开玩笑的,南哥有啥可争的,肯定是南京嘛!”相关人士在和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过程中坦言,“我看小通仔的形象就很适合南通,年轻有朝气,拼劲十足,和我们的球员气质很符合。”

不可避免地相互比较

当然,拿苏超和职业足球做对比,某种程度是不可避免的,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很多支持苏超的球迷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归属感和拼劲。

归属感的确是苏超区别于职业足球很重要的特征,以江苏职业联赛最著名的俱乐部江苏队为例,这支球队征战职业联赛主场常设在南京,的确对于其他城市的球迷来说,归属感远不及苏超中自己家乡的常州队、无锡队、徐州队等。

当然问题也随之而来,职业联赛中南京、南通、苏州、无锡等地也有中甲、中乙球队,为何上座率远远不及苏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至于拼劲,其实可以看作是胜负欲的延伸,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省内3189位常住居民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在关注“苏超”的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换句话说,这些近八成球迷以看热闹为主,不会过于纠结比赛输赢,举个例子,哪怕常州队此前五连败一球未进,但大家更多是在玩梗,没有过多在意输赢。

职业足球和国足完全是两回事,比赛结果几乎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球迷内心期待值一旦未能满足,自然各种不满就容易跃然纸上。单后腰和菱形中场这些专业名词有时候过于深奥,对于大多数球迷来说,拼劲不足是最容易诟病国足的词汇。

不过,以刚刚结束的世预赛18强赛来看,朱辰杰、胡荷韬、张玉宁、高准翼等国脚都曾在比赛中拼尽全力导致受伤,部分球员受伤程度甚至比较严重。几乎每一场比赛最后阶段,都有球员拼到抽筋。

要说国足很菜,没毛病,但说不拼,其实并不那么客观。如果拼劲成为比赛的决定性因素,那足球未免太简单了一点。

足球可以很纯粹,但它一定不会很简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