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 这份高温健康指南请查收
央视网07-05 04:46:46

|

央视网消息:眼下,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从全国“桑拿天”地图来看,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一起“蒸桑拿”,高温天数最多的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将持续经历“桑拿天”。中央气象台7月4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5日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高温带动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预计下周电网负荷仍将维持高位。

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正在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天气和往年相比是否异常?还要持续多久?我们来看气象分析师的解读。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 胡啸:7月4日,我国高温范围很广,相对湿度也很高。举个例子,北京海淀午后最高气温是36.1℃,相对湿度高达54%,这是非常典型的“桑拿天”。7月4日晚上像山东的潍坊,夜温也达到了31.2℃,这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夜温最高的记录。

我们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还没有进入到小暑时节,北方就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闷热潮湿,相对是比较少见的。这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异常提前的北抬,那么在它的控制之下,高温蔓延,同时也会把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北方,所以呈现高温高湿的特点。

不过7月4日晚些时候开始到7月5日,华北、东北还会多一些雷雨天气,闷热感会有所缓解。

而纵观中东部的大部地区,高温闷热还会继续,7月5日是本轮高温的最核心的时段,长江中下游等地可能会有40℃的高温天气出现,像杭州可能会迎来观测史上最早的40℃。而在7月8日之后,北方会受到高空槽和降雨的影响,我们国家南方可能还会有台风的影响,高温的范围会有所减少。

天气越来越热,“热射病”“中暑”等字眼频频登上热搜。有人喜欢在大夏天里来一杯冰镇饮料或是猛吹空调,这样可以缓解中暑吗?高温天气下,都有哪些事儿不适宜做呢?

近日,山东淄博一名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生检查发现,老人体温升高、意识不清是中暑导致。

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 于卫兵:接近60岁的一个男性,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之后,突然出现了头疼、头晕、出汗多、体温高和意识不清的这种状态。给他使用冰盐水降温,患者体温很快就降到了38℃以下。

河南郑州人民医院近日也接诊了一位热射病患者,就诊时患者体温达到40℃,生命体征不稳定,在重症监护室经过2天的治疗才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避免正午时外出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热射病呢?首先,应尽量避免在11时至15时的高温时段外出;若需户外作业应做好防护,如穿戴浅色宽松衣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室内要保持通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多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大汗后别“贪冰” 警惕“脑结冰”

不少人喜欢在夏日里来一杯冰镇饮料或是大口吃冰激凌。对此,专家表示,在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大量出汗、血管也会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脑结冰”,严重者会恶心、呕吐、甚至造成短时间的血压升高等症状,建议大家在出汗后2小时再食用冷饮。

此外专家表示,在大量出汗后不宜对着空调冷风直吹,也不宜立刻洗澡,尤其不宜洗冷水澡,这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异常。

夏季腹泻高发 可适当补充益生菌

夏季还是腹泻高发的季节,吃烧烤、喝啤酒等等都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对此,专家表示,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这有利于使失衡的肠道微环境改善,达到新的平衡。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李景南:通过补充肠道的优势细菌,包括我们知道的双岐杆菌、乳杆菌可以调节微生物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但是益生菌也不是万能的,像有时候食物中毒,或者是一些特殊的细菌,包括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这时候单用益生菌效果就不是很好,需要辅助给它一个抗生素的治疗。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 这些人群需注意

眼下虽然还没有入伏,但是面对持续高温,不少医院都开启了“三伏贴”预约。对此专家介绍,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例如孕妇就不可使用,因为“三伏贴”中的药物多具有辛温、活血等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2岁以下儿童也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王凤云:对于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的皮肤愈合能力比较差,所以这类患者在做“三伏贴”的时候也要密切观察皮肤的破损情况。一旦有问题要及时停止,要咨询医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