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急救党员陆磊:暮色中用专业与担当点亮生命之光
上海奉贤07-02 18:16:11

急救党员陆磊:暮色中用专业与担当点亮生命之光

7月1日19:30,暮色渐浓,南港路望园南路西侧5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一场意外打破了夏夜的宁静。急救中心调度员陆磊正骑着自行车,然而,前方非机动车道上一声闷响,让他立刻停下了脚步——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由西向东行驶时,不慎撞上路边反光警示铁柱,面部朝下重重摔倒在地,电动自行车死死压在其大腿上。

此时的陆磊,身上没有穿工作制服,也并非处于值班状态。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急救经验的党员,职业本能让他来不及多想。在距离事故点约40米处,他看到伤者俯卧在地一动不动,立即将自行车停稳,一边大声呼喊周围群众协助报警,一边快步冲向现场。“麻烦帮忙打110和120!”他的呼喊引来一名小伙子响应,却因紧张无法准确描述位置。陆磊没有丝毫犹豫,俯身检查伤者状况:连续三次拍打肩膀并呼喊“先生,你能听到我说话吗?”,见对方毫无反应,且面部朝下的姿势可能导致呼吸受阻,他当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先尝试移开压在伤者身上的电动车。

“需要人手帮忙,我一个人翻不动!”在几位路过的外卖骑手协助下,伤者被小心翻转。陆磊发现伤者呼吸尚平稳,但身上有明显酒气,鼻腔和眼角均有出血。此时他才意识到,现场竟无人拨打120,便立刻掏出私人手机拨通急救电话:“南港路望园南路西侧50米处发生单方事故,一名伤者意识不清,请立即派救护车。”通话中,他始终保持着急救工作者特有的冷静,精准报出位置与伤情。

急救调度员陆磊(右一)

考虑到事发路段照明不足,部分车辆未开车灯,存在二次事故风险,陆磊顾不上擦拭额角的汗水,又转身疏导起交通。19:36,当急救人员来电确认位置时,伤者已逐渐恢复意识,陆磊蹲在身旁轻声安抚,密切观察其反应;19:45,急救人员与民警先后抵达,他详细交接情况后,才默默推起停在路边的自行车,消失在暮色中。

“这只是举手之劳,换作任何一个急救人,哪怕不在工作岗位,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冲上去。”事后提及此事,陆磊显得有些腼腆。但正是这份“非工作时间”的专业与担当,为伤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从发现事故到急救人员抵达,短短15分钟里,他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也让这个夏夜因一份意外的守护而多了几分温暖。

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1

保持冷静

遇到急事,先稳住情绪,这样说话才清楚。

2

迅速拨打120

用手机或座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接线员接电话。

3

提供关键信息

1.地点:明确告知具体地址,包括省份、城市、区域、街道、门牌号以及附近明显的建筑物标志。

2.病情描述:简单说明病情,如胸口疼、喘不上气、受伤等症状。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

3.患者人数:明确告知需要急救的人数。

4.联系方式:提供一个能够随时接通的联系电话,并确保电话在急救过程中保持畅通。

4

听从接线员的指导

接线员可能会提供初步的急救指导,如心肺复苏等,务必按照其指示操作。

5

做好迎接救护车的准备

指派人员到路口或显眼位置等待救护车,并为救护车指引路线。若居住在封闭小区,请提前通知物业打开消防通道,以便救护车顺利通行。同时,准备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常用药品,以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6

实时更新病情信息

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请及时回拨120更新信息。

7

积极配合急救人员

急救人员到达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所需信息。

8

遵循医生建议

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将患者送往医院,请务必遵循其安排。

急救小贴士:关键时刻,这样做能救命!

1

判断环境安全,再救他人

先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安全,以便实施急救措施。

2

电话不乱打,紧急再呼叫

120是救命热线,非紧急情况请勿拨打,不要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哦!

3

电话畅通,随时待命

确保电话畅通,方便急救医生联系,避免占线。

4

平时学急救,关键能救命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等救护车时能派上大用场。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