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热浪席卷欧洲,法国政客就装不装空调吵起来了
观察者网07-02 15:05:04

【文/观察者网 王一】今年首场热浪正“炙烤”着欧洲大陆,多国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导致山火、学校停课、停工等。而在酷热侵袭之下,政客们还在围绕“是否应该推广空调”争论不休。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报道,本周以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发布了高温预警,局部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

意大利卫生部表示,该国27个主要城市中有17个正在经历热浪。美联社报道称,佛罗伦萨1日气温高达38摄氏度,市中心部分地区因电力需求激增而停电。BBC称,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住院人数增加了20%,伦巴第大区建筑工地、道路和农场等地的户外工作已被禁止。

法国许多城市6月30日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高温的6月,7月1日热浪仍继续席卷该国大部分地区。法国气象局称,7月1日或成为“法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天之一”,包括首都巴黎在内的一些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有16个省份发布热浪红色警戒。

当地时间7月1日,游客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阴影处避暑。 视觉中国

法国电力公司6月29日晚关闭了南部的戈尔费什核电站,以防作为反应堆冷却水来源的加龙河河水过热。为了“每个人的舒适与安全”,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顶层已被关闭。截至7月1日中午,法国有1896所学校因高温而停课。

葡萄牙中南部埃武拉地区小城莫拉6月29日最高气温达46.6摄氏度,创下该国6月最高温度的纪录。土耳其各地的消防队员正努力控制已持续了三天的野火,约5万名居民被迫撤离。希腊部分地区温度超过40摄氏度,引发大面积野火。

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表示,“极度炎热”的6月打破了1914年以来的纪录,平均气温甚至超过正常情况下7月和8月的平均温度。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西班牙太阳门广场的大油布为游客提供了一些阴凉,还有一些人甚至直奔附近“有强大空调的”苹果商店蹭冷气。

正在西班牙出席联合国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亲自感受极端高温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写道,“极端高温已不再是罕见现象,而是新常态”,“我在西班牙亲身经历了这一点。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危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我们现在需要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

在欧洲长期倡导节能减排的传统下,空调被视为“非必需”的高耗能设备。巴黎一半的地铁系统都没有空调,许多巴黎人家里也没有安装空调。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这一立场开始受到挑战,尤其是在极端高温频发的当下。

法国一个喷雾降温站 视觉中国

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周一公开呼吁法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安装空调。她在X上发帖指责政府强迫普通民众忍受酷暑,而“所谓的精英阶层”早已在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

“你不能一边关闭学校,一边又让家长带孩子去影院避暑,因为那儿有空调。这太荒谬了。”勒庞写道,“我还想到了那些在没有空调的建筑物里被热得喘不过气来的工人们,因为一些领导者决定法国人就该忍受高温,而他们自己却显然享受着有空调的办公室和车辆。对所谓的法国精英来说,‘节制’永远是留给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

勒庞表示,这个关于空调的计划是她提出的一系列举措的一部分,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建筑翻新、改善生活舒适度,以实现一种全民参与的、有主权的、并且可盈利的环境转型。

国民联盟议员弗雷德里克·法尔孔(Frédéric Falcon)补充说,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广泛地在行政部门、学校、养老院和私人住宅”安装空调。

politico.eu指出,法国当局的现行做法是为战略建筑和公共交通提供降温系统,但优先考虑其他不排放温室气体的降温方法,比如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规划更好的隔热建筑等。

因此,极右翼政党的提议迅速被法国政府驳回。法国生态转型、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和渔业部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称,空调在应对气候变暖上“适应不足”,不仅耗能和排放高,还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当你为一个房间制冷的同时,你需要热量,这意味着你必须加热另一个区域,”她称,这实际上是在“加热街道”。

热浪也折射出欧洲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德国环境部长卡斯滕·施奈德指出,有钱人可以买空调、修建凉亭、远离城市来躲避高温,而低收入人群只能忍受,但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是最需要获得有效保护的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