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夏日经济|暑运开启第一天:燃油附加费上调,但机票价格仍在“卷”
第一财经07-01 21:17:16

今天是暑运开启的第一天,为期两个月的暑运,一直是一年里航空公司除春运外最赚钱的时段,甚至可以决定全年的盈亏情况。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多家航司在今年暑运的运力投放高于去年同期,但机票的裸票价格(不含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却仍比去年同期要低。

与此同时,有航司在今日发布通知,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7月5日起上调10元。

暑运民航量增价跌

根据民航局的预测,今年暑运预计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日均约2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6%,其中单日高峰或创历史新高。

乐观预期之下,不少航司都增加了暑运期间的运力投放。比如东航合计将执行客运航线1150条,日均执行航班超3200班,同比2024年增长5%;吉祥航空则将增投国际航线运力,计划执行航班超4150班次,较2024年增长近4%。

大兴机场预计暑运期间保障进出港航班约6.04万架次,日均航班量约974架次,预计运送进出港旅客约952.48万人次,日均旅客量约15.36万人次,航班量和旅客量分别同比去年增长4.18%、4.41%,其中进出港高峰日将出现在8月5日,当日预计保障进出港航班1031架次,运送旅客17.05万人次;上海机场预计航班量同比增长5%,日均客流量39.6万人次,同比增长7%。

不少外航也在利用暑运开辟新航线,比如蒙古国国家航空MIAT蒙古航空就宣布自7月3日起开通上海直飞乌兰巴托的新航线,阿联酋航空也宣布新开迪拜往返深圳的每日直飞航线,这是公司近十年来新开的首条到中国的客运航线。

根据航旅纵横提供的数据,截至6月26日,暑运第一个月(7月1日-7月31日)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近1790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774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4%。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暑运出行趋势报告》则显示,预计7月上旬,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及8月下旬会出现三个客流高峰,其中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的比例将达到34.7%,国际航线的这一比例约为23%,较2024年均有所上升。

尽管运力和旅客量预测都是同比增长,但从机票价格监测来看,依然是“增收不增利”的趋势。

航班管家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暑运期间的经济舱裸票均价为839元,比2024年同期下降1.3%,比2019年同期更是下降3.1%。

并且,经济舱票价也是在环比下滑的趋势。在6月中旬,航班管家当时的数据显示,暑运期间的经济舱平均票价为946元,当时的这一数值要高于2019年和2024年暑运票价均值。

“增收不增利”背后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国内运力依然过剩的现实。

记者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的宽体机数量减少了9架,但由宽体机执飞的国际航班量较2019年下降了29.2%。在这种情况下,宽体机执飞的国内航班数量比2019年增长了15.4%,导致国内市场的座位数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这一趋势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即使是暑运期间,国际运力投放也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暑运期间的民航国际市场预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成左右。

此外,航司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也令对客源的争夺集中在价格层面。

据记者了解,在近期民航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上,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时就提到,在民航领域,“内卷”的本质是大量资源投入于低效同质化的竞争,导致企业的收入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市场主体为追求短期收益,争夺市场份额,违背经济运行规律,过度低价,扎堆式投放运力,形成低质量同质化过度竞争,导致我国航空市场尽管保持增长,但“旺丁不旺财,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突出。

宋志勇指出,下一步民航局将对企业的“内卷式”竞争进行综合整治,尽快制定完善航空运输价格行为规则,防止以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