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92岁的游本昌入党,给年轻党员哪些启示?
解放日报07-01 08:20:49

6月30日上午,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入党。入党申请书,他手写了21页;入党誓词,他提前一个月反复研读,记住了每一个字,只因这是他对党的庄严承诺。无数人为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他对崇高信仰70余年的不懈追求,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信仰的力量,也照向青年前行的方向。

这位92岁的新党员用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坚守与升华,看到了如何不计得失、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很多观众熟悉游本昌,是因为他以生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济公”一角。而他在“00后”年轻人中出圈,则是在《繁花》中塑造了“爷叔”一角。其实在他的演艺生涯里,曾塑造演出过79个“绿叶”角色,直到52岁才迎来了“济公”这个主角;到了90高龄,他还能以精湛演技挑战“爷叔”这一复杂角色。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在当今快节奏社会里,难免有人压抑不住浮躁情绪,甚至有人想要找捷径、走歪路。游本昌用心打磨每个角色,主动退出奖项评选,把机会让给年轻演员。他以自己一步一脚印的实践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可至千里。正如他所言,“你的标准、立场、态度和一切的修养水平,都体现在实践中,你得每天实践。”

游本昌近年常常提到自己“幸运”,赶上了美好的新时代。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时代的进步,用个人的奋斗助力时代的华章,崇高的信仰具有最强大的能量。追求信仰没有捷径,有了信仰之光,人就不会彷徨。

这位92岁的新党员,用经历启发我们,崇高信仰与艺术实践结合,必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什么明星啊,‘员’是你的基本的职务,‘演’是你的专业性。”尽管从事着聚光灯下的职业,游本昌对演员的理解简单朴素却振聋发聩:“要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自己是一个小我,是一滴水,要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永不干涸了。”

游本昌之所以得到广大观众喜爱,正是因为他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的海洋,始终深入生活进行艺术探索实践,即使“济公”这样的神话人物,也凭借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反观如今一些文艺作品,悬浮虚假,与观众的感受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不了解群众需求和想法,不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如游本昌所言,“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的人”。以此为出发点,他不断追问自己:“我的思想、我的世界观、我的立场、我的观点、我的态度,符合人民的希望吗?符合人民的需要吗?符合人民的利益吗?我们一切是为了人民,来到这个世界上才有价值。”每个党员,都应时时叩问自己。

这位92岁的新党员,用行动激励我们,只要心中有信念,追求就能永无止境。

跟游本昌合作过的人对他坚持每天学习印象深刻,尽管年过九旬,他还在玩抖音、刷微博,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他说:“人生如登山,只要还有劲儿,就应该继续前进,往上一步是一步。”

不断追求进步,更体现在他对信仰的态度上。游本昌入党绝非一时冲动,他在入党申请书里深情回顾,16岁时经历上海解放,解放军纪律严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信仰的种子由此种下。尽管他早已在文艺事业上取得成就,入党的愿望也始终藏在心里,但他诚惶诚恐,只因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与游本昌“做得还不够”的谦逊相比,一些党员干部却抱着“差不多得了”的态度,面对责任推诿躲闪,日常工作被动应付,被群众斥责为“躺平式干部”。游本昌“做得还不够”不仅是对自己的鞭策,也为这样的错误想法开出一剂良方,拒绝“躺平”,反对内耗,不断奋斗,精益求精。

追求进步没有止境。正如这位92岁的新党员庄严宣誓之后所说,“入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