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范志毅、成耀东、谢晖聚首,孙吉、孙祥也露脸!这项沪上赛事重回城市新弄堂
新民网06-29 08:25:57

6月28日,在兼具历史魅力与现代气息的静安张园内,新民晚报杯这项40年前从弄堂诞生的赛事重新回到城市的新弄堂。

当天,赛事主办方发布了今年的赛事信息,并全天在茂名北路步行街布展晚报杯40周年主题活动,范志毅、成耀东、谢晖、浦玮、保剑锋等历届晚报杯参与者应邀聚首,共话这项“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前世今生。

左起:成耀东、范志毅、谢晖、保剑锋

老朋友共话当年情

1986年7月6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报道:本市最大规模的中学生足球比赛——“新民晚报杯”上海市中学生足球大赛已于本月一日拉开战幕。4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助力下,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连年举办,见证了几代上海人的青春岁月,不计其数的参与者以球员、教练、裁判以及组织者、推动者、见证者等各种身份,共绘了这项上海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启动仪式上,足坛名宿范志毅、谢晖以及著名演员保剑锋齐聚一堂“共话晚报杯”。范志毅现场回忆与晚报杯的三次交集,他曾在2015年第30届比赛中作为“老克勒明星队”一员,和当届初、高中组的冠军优胜队进行七人制教学赛,那场比赛中不慎两根肋骨骨折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被小孩子撞的,但是没关系,足球嘛本来就是对抗的。”范志毅的解答赢得满堂彩。

范志毅还现场点赞“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直言这是纯粹的足球,办好这个比赛,能让上海人和上海青少年都知道,我们青少年的足球水平,并让他们爱上足球!

保剑锋则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的参赛经历。“连续参加三次,连续三次首轮输球,我们是有名的‘静安三输’。”保剑锋幽默回忆,其实他们是叫“静安三叔”,因为队里有三个大龄青年教练,“那个时候,他们经常组织我们在弄堂里踢球,我们也很渴望去正常的体育场(静安工人体育场)踢球,我们当时开玩笑说,参加新民晚报杯既能看到柳海光(当时的上海国脚),还能喝到绿豆汤,这是当时的特色,也体现着上海足球激情之外的人情味儿。”

今年5月,晚报杯面向社会发布“寻根40年追忆计划”,启动40周年特别征集活动,如今迎来收官与分享时刻。在张园现场展出的历届奖杯、奖牌以及老物件、老照片等,承载着历届参与者各自不同的青春记忆。

现场获颁“优秀投稿奖”的梁城隆,曾在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任体育教师。他曾带队参加过七届晚报杯赛事,三次问鼎全市冠军。“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弄堂里踢足球。当我成为老师后,我就把自己的爱好带到学校,想培养一些热爱踢球的青少年。”梁城隆的“以体育人”生涯中,晚报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新民晚报杯创办后,很快就成为上海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项足球赛事,四十年来为学生们提供了参与竞技、增进友谊、实现梦想的平台。”

梁城隆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习惯,便是收集《新民晚报》关于晚报杯的报道,并且制作成了剪报。“1991年第六届晚报杯是我第一次带队参赛,我想着去追踪一下这项属于青少年的足球赛事,就有了制作剪报的想法,到去年第39届,一共制作了厚厚的35本。”梁城隆说。

新朋友加入大家庭

“老朋友”共话晚报杯是历史的积淀,而源源不断的“新朋友”的加入,更彰显着这项赛事的蓬勃生命力。

2025年第40届新民晚报杯的全国版图进一步扩大。除继续打造上海赛区预赛及决赛阶段赛事外,今年将走进江苏启东、浙江台州、浙江松阳、安徽黄山、新疆喀什以及中国香港打造全国分赛区,并邀各赛区初、高中组冠军队伍齐聚上海,开展全国交流赛以及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回顾40年历史,晚报杯自2021年走出上海、迈向全国后,新民晚报杯迎来众多新朋友。赛事连续五年走进新疆喀什办赛,并多次邀请沪上青训知名教练前往喀什,送去先进的足球理念和培训课程,并在当地挖掘优秀足球苗子。青训名宿成耀东领衔启动本年度“晚报杯新疆喀什润苗计划”,沪上青训教练将再次走进喀什,带去先进的足球理念。“新民晚报杯走进新疆办赛,能将上海的资源带去当地,进行更规范的普及和推广,从而发现和培养更多好的苗子。”在成耀东的提议下,今年新疆喀什赛区将首次打造小学组比赛,“希望晚报杯能坚持办下去,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对于足球的兴趣、爱好当中去。”

四十载积累再启航

创刊于1929年的《新民晚报》,于1986年主导了这项赛事的诞生。时光辗转走进2025,新民晚报始终以自己的责任和情怀守护赛事常办常新,助力一代代足球少年梦想起航。

“讲新民晚报杯的影响力之前,应该讲讲《新民晚报》的影响力。在我小的时候就知道《新民晚报》,对于这份报纸还是很有感情的。”青训足球教父徐根宝高度肯定新民晚报及其开创的这项青少年足球赛事,“1986年那会儿,青少年足球运动远不如现在这样普及,新民晚报社能够坚持40年办赛,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让更多的人来踢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截图自上文《逐梦四十》纪录片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表示:“40年来,我们见证了无数怀揣足球梦想的少年,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自信。许多曾经在这个赛场上崭露头角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职业球员、足球教练,乃至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梦想起航的地方,是培养坚韧品格、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晚报杯于40年间不间断办赛,逾30万学子因此受益,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助力。在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今年新民晚报杯将启动仪式和主题活动放在张园及茂名北路步行街举办,打造了一场文旅商体展的主题活动,现场12块展板展示晚报杯40年历史,还有舞台表演区、拍照打卡区、互动游戏区赢取晚报杯周边等。

在40年展示区看到自己珍藏了四十年的首届晚报杯闭幕授奖大会“邀请函”再度亮相,当年的学生代表乐炯颇为感慨。“当时我作为授奖大会上唯一的学生代表,曾在发言中说到,新民晚报社为上海中学生、为上海足球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乐炯说,“感觉又回到了四十年前,当时的回忆历历在目。”

晚报杯的办赛初衷,始终是为热爱踢球的青少年打造梦想的舞台。目前,静安、浦东、黄浦、杨浦、普陀、松江以及临港等上海七大分赛区的参赛报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现场临时组建的“三叔队”成员范志毅、谢晖和保剑锋也呼吁更多学生能够走上晚报杯赛场。

“我们不是青训不好,而是青训再往下地基的建立有所欠缺。新民晚报杯的参赛队伍最多时有一千多支,希望这一块能够继续夯实壮大,这样中国足球的金字塔尖才能更好。”谢晖说。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