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探徐汇|鑫耀·光环Live二期启幕!
上海徐汇06-28 15:31:38

6月27日,鑫耀・光环Live二期正式开业,络绎不绝的人群,将生活的万千可能浓缩于步履之间。

作为徐汇西核心约65万方产城融合标杆,鑫耀中城由华鑫置业、上海万科、香港置地、徐汇城投四大开发商联手打造,通过品质住区、活力办公、艺术剧场、灵感商业、运动中心、共建空间六大业态的弹性组合与“无界”串联,创造全功能场域。随着鑫耀・光环Live二期启幕,这幅产城融合的理想蓝图又拼上了关键拼图,让“无界生活”的构想愈发清晰可触。

从建筑到生活,鑫耀中城有场“无界”实践

图片

“线条小狗”全国首展

西西弗书店的落地窗前坐着捧读绘本的孩子;源氏木语家居馆内,年轻夫妇正讨论着如何将艺术感延续至家中;“线条小狗”全国首展引来一众打卡爱好者,兰桂江南上海首家黑金店的盛名让等候入座的客人充满了期待......在鑫耀中城,生活不再是单选题,而是所有选项的叠加。

久事体育与舒华健身携手打造的逾1万平方米乔高万体汇,将赛事级运动体验融入日常。在艺术链接方面,“无界”的理念也得到升华。LIVERSE音宇宙搭载全球顶尖空间音频系统,将全球顶级的体验带入日常,而波普艺术家Ken Kelleher的巨嘴鸟等艺术装置,则让建筑空间成为流动的美术馆。

WechatIMG12.jpeg

巨嘴鸟玩趣艺术装置

六大业态弹性共生,构建自循环生活场域

鑫耀中城打破传统功能分区桎梏,通过六大业态的弹性组合与场景叠加,构建具有自循环能力的“生活场域”,创造出在10分钟步行半径内即可完成居住、消费及办公的流动性体验。

图片

住宅区域

在住宅场景构建中,约10.5万平方米居住空间涵盖近7万平方米已交付的高品质住宅与约3.5万平方米租赁公寓。其中,爱住·鑫耀长租公寓以高品质生活为原则规划37~90平方米户型,为科创人才打造“漕河泾开发区城市理想栖息地”。

与居住空间无缝衔接的,是约10.5万平方米生活配套集群。建筑师以“飘带”为灵感打造的双子星剧场,包含4500平方米橙天嘉禾数字剧院与1000平方米多功能厅,预计每年至少200场演出,艺术展览与企业发布会在此轮番上演。而以双子星剧场标定文化轴心,鑫耀・光环Live中Grid咖啡、菇菇哒、Chili’s等商家形成多元餐饮矩阵,鹿岛会员店与MUJI无印良品等品牌商家则构建起生活美学场景。

图片

奇境花岛

图片

俯拍图

项目内还规划了2万平方米生态绿地“灵感雨林”,通过蜿蜒步道与空中连廊形成视觉相连,与相邻的桂林公园一同成为建筑立面的延伸。

项目办公集群则深度对接漕开发拓展功能区的资源网络,依托漕宝路科创轴的产业势能、联动上海数字文创产业创新带,形成“科创+文创”双核驱动的产业生态,打造约4600平方米总部级标准办公、独栋办公产品,为科创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生长载体、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注入产城融合新动能。

鑫耀中城的流动性最终在资源互联层面形成完整循环。项目创设的“大宗情报局”与政企服务平台,通过行业沙龙、咨询共享构建起“商务+”的复合生态。

WechatIMG50.jpeg

沉浸式动漫元宇宙示范区

产城融合的先锋实践,预演未来城市范式

作为上海产城融合的先锋实践,鑫耀中城贯彻“创新的聚场没有边界”理念,并为城市进化提供了双维度的革新效用。它打破了漕河泾开发区园区“产业孤岛”的封闭循环,通过将科创居住、商业消费、文化体验垂直叠加,让产业园区加速进化为有温度的生活住区;它预演了上海未来城市的空间生产方式,通过全场景的叠加,真正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的共生系统。

7c798578d2be49c682d92132793cf468.jpeg

鑫耀中城沙盘模型

当约65万方鑫耀中城在漕河泾开发区拔节生长,它不仅实现了建筑与功能的破界融合,为城市更新提供全新进阶路径,更以对“人本需求”的真诚回应,勾勒出城市发展的理想模样。

选稿:宋旻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