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体育中考改革观察:中考体测为啥改?改了啥?
澎湃新闻06-28 14:45:00

又是六月考试季,随着各地中考陆续落幕,中考体育成绩也成为社会关注话题。

近五年来,体育中考改革步伐加快,分值提升、形式革新。这项关系千家万户的考试,因何而变,又都改了什么?

以考“破题”,倒逼孩子“动起来”

4月16日一早,安徽省合肥市中考体育考点、第七中学南门外聚集了不少考生,在领队老师指导下有序热身,外圈围着送考家长,盛况几不亚于文化课考试。

每年在体育中考集中的四至五月,这样的场景都会在各地上演。体育曾是被忽略的“副科”,如今却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这种变化,与改革“动真格的”、中考体育分值不断攀升直接相关。

2023年4月13日,在贵州省锦屏县第四中学,考生参加排球测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晓海 摄)

近年来,青少年“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凸显。连续几年数据显示,我国6至17岁青少年约五分之一面临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50%;约有500万名中小学生出现脊柱健康问题……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连续发布,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认为,为扭转青少年体质困境,体育中考是行之有效的“破题点”,用“指挥棒”效应倒逼家校重视,让孩子们切实“动起来”。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华海说,云南中考满分700分,体育占的100分举足轻重,各方重视程度自然提升。

随着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日益落到实处。江西芦溪县的一名家长曾德喜说,孩子过去常生病,如今体质变好,假性近视改善,“心态也更阳光,甚至文化课都进步了。”

从今年情况看,合肥市区共有4.28万名学生参加体育中考,45.57%的考生获得满分60分,平均分达到57.42分;北京延庆区香营学校平均分达到49.3分(满分50分),自2022年以来,该校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从22.7%跃升至51.1%。

小学也提前“备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的体测优秀率在六年间提升了约15%。

提分扩容,体育中考改了啥

随着相关文件政策不断出台,各地切实“动了起来”,主要改革趋势如下:

——分值权重跃升,体育渐成“主科”

2020年,云南率先将中考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分值上与语数外持平,体现了体育“主科”地位,也符合国家文件中“体育与语数外同等重要”的导向。

其他地区积极跟进。河南自去年起将体育分值由70分提升至100分;北京近年来将体育由30分逐步提至50分,并发文明确在2029年达到70分;江西则从2015年的10分逐步提升到60分并延续至今。

——完善考核结构,优化评价体系

不少地区摒弃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转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北京要求学生在四、六、八年级分别进行考核,并纳入体育中考总成绩;江西南昌要求初中生每年体测成绩计入总分,倒逼学生日常锻炼。

2月21日,在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跳绳。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一些地区对评分方式进行了创新。疫情后,云南一度将中长跑项目由“计时”改为“计次”,学期内跑够次数即合格,保障安全也培养运动习惯;此外,可将竞赛成绩折算入中考分数。

科技手段应用日益广泛。合肥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艳说,当地正在探索将AI等智能设备应用于过程性评价,“比人工更准确,也防止争议。”

——丰富项目设置,满足个性需求

王宗平认为,体育中考改革应优化项目设置,体能与技能并重。

北京近年来将项目由“8选3”扩充为“22选4”,兼顾素质项目与个人兴趣;江西鹰潭将中长跑作为唯一必考项,其余项目“6选2”,涵盖篮球运球、排球垫球等,鼓励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在广西,民族体育项目成为一大亮点,南宁将抛绣球纳入中考,侧重“玩有所得”。

一考永逸?配套改革不能少

体育中考改革成效初显,但深入探讨仍在继续。

张艳认为:“没有完美的考试。目前的体育中考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数年实践下来运转流畅,家长、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她觉得,第一步还是重在倒逼“动起来”,改善青少年体质;未来可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

学校体育并非一“考”永逸。针对一些“考什么练什么”的体育应试倾向,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雪梅说:“学校体育需要各项工作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体育中考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牵引作用。”

4月16日,在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考生在进行投掷实心球考试。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配套改革正同步深化。今年以来,各地教育部门要求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两小时”,对保障运动时长、丰富体育活动提出刚性要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体育是第一学科”改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自主选择项目;江西芦溪镇第三中心学校的课后服务提供多种体育“菜单”,学生参与率高达99.1%……

“要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浸润校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说,体育塑造完全人格、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不可忽视。除了中考之外,还应“持续进行体育教育改革,构建育人新生态。”

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是让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陈雪梅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