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现代城区古韵犹存,这条普陀宝藏马路等你来打卡→
上海普陀06-28 12:26:01

安远路是普陀区的南线界路。现在的它被赋予了安远桥的五光十色、商务楼宇的挺拔时尚、住宅小区的舒适现代,保留了玉佛禅寺的古色古香,而曾经,它寄托着工人学校的澎湃希望、高等学府的自强不息。新的城市面貌和旧的历史痕迹互相交织堆叠,汇成了这条安远路。

东端“趣桥”

扮靓苏河夜色

2022年,位于安远路东首的安远桥落成,不同于近处车流如织的长寿路桥,安远桥是一座慢行桥,用于市民通行及非机动车推行过河,还能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

它又名“趣桥”,呈现独特的C形走向,两岸设双塔拉索,主桥实现一跨过河、水中不设墩,使之如同漂浮于苏州河上空。这一独特构想是从向公众征集的众多优秀方案中精选而出的,这也使得安远桥成为了上海第一个通过全民征集设计方案的苏州河桥梁。

入夜之后,由幻彩树脂发光板组成的桥栏杆看似透明,点亮后却呈现出横向的彩色流动效果。桥体设置的感应装置可捕捉行人位置及走动状态,实时投射到栏杆树脂板形成色彩波动,如同涟漪层层荡漾开来,并根据人流密度、四季变换,呈现出春雨生机、萤火之森、枫叶飞舞、冬夜繁星等多元化的动态效果。在2024年亚洲照明设计奖的角逐中,安远桥夜景照明设计项目荣获“优异之光”奖项。

历经城市面貌变迁和产业转型,安远路沿线建起了常德名园、西部俊园等高层住宅小区和商务楼宇,同时也能看到一些老旧房屋店铺即将拆除改造,蜕变新貌。

图片

其中,位于安远路518号的宝华城市晶典大厦,以5A级品质打造,建筑立面器宇轩昂。这里不仅入驻着多家外企民企,还设有哥伦比亚驻上海总领事馆。

此外,宝华城市晶典大厦所在的安远路胶州路一带,也是长寿地区餐饮业荟萃集中之地,包括荣登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的“小黑蚝情·潮汕砂锅粥”等人气店家。入夜后,一家家餐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直营业至凌晨,满足了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日常生活需求,为街区带来了烟火气。

在传统框架下

腾挪求变

玉佛禅寺,是安远路上当之无愧的地标。这组仿宋宫殿式建筑群坐落在道路北侧,黄墙灰瓦,翘角飞檐,殿宇巍峨,气势恢宏。街对面立有照壁,五面壁上均有一幅圆形砖雕,其上的巨龙、凤凰、大象等祥瑞,工艺精巧,活灵活现。

虽说上海三大名刹之中,数玉佛寺的年纪最小,人气却不遑多让。中外游客们在各处留影、张望,对这座宏伟的东方建筑充满了好奇和赞叹。

图片远去的学府

消失的花园

时过境迁,除了玉佛禅寺,安远路北侧还保留着金城里、蔡宅两处历史建筑,是普陀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安远路188弄金城里,紧邻玉佛禅寺,建于1936年,是金城银行为职工建造的新式里弄住宅。弄堂呈丰字形布局,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外观为现代派装饰风格。

位于安远路294号、300号的蔡宅,由蔡氏家族于1935年建造,为三开间两厢房三合院式的双联式石库门建筑。其平面左右对称布局,外墙和内部装饰颇为考究,山墙、阳台、窗框、门额均有西式雕花装饰。

图片

蔡宅的装饰细节

除此之外,一所近代大学的流转迁移足迹也潜藏在长寿地区的楼宇群落中。1924年,厦门大学爆发学潮,300余名师生宣布脱离学校,在上海筹组新校“大夏大学”。9月20日,大夏大学首次开学典礼在槟榔路(今安远路)潘家花园举行。建校初期,学校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并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

图片

潘家花园老照片

潘家花园位于今胶州路以西,长寿路以南、安远路以北一带。1914年前后,沪西富商潘守仁三兄弟在此建造平房,供奉潘氏家族先祖牌位,祠前空地筑有潘氏祖茔,称潘氏家祠。1920年后,潘氏以家祠为中心,购地建楼,兴办潘氏公学,并辟建花园,内有花棚、池塘、凉亭等,花木繁多,景色宜人,人称潘家花园。30年代花园逐渐荒废。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块曾作为住宅区和上海橡胶机械二厂。现在已建起了宝华城市晶典大厦、宝华名邸。

工运火种

在此传递照耀

在近代,安远路一带地处公共租界西区边缘,纱厂林立,集中了大批产业工人,也培育出了工人运动的萌芽。普陀区的两处重要红色地标就位于这条小路上。

1920年秋天,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启汉受陈独秀委派,选址槟榔路锦绣里(后为安远路62弄148-180号)开办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虽然学校规模不大,只维持了近两年时间,但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在建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沪西的红色火种并未就此熄灭。1924年,中共中央指派邓中夏、李立三、项英等工运领袖到上海开展工人运动,在原工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沪西工友俱乐部。

短短3个多月时间,多位中共党员就在19个纱厂建立了俱乐部的秘密组织,俱乐部会员近千人,之后更培养出顾正红等一批上海工运中坚分子。

图片

沪西工友俱乐部旧址

沪西工友俱乐部遗址于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级革命纪念地。1989年,又与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一同被公布为普陀区第一批革命纪念地。在九茂小区西康路一侧的铁门内,现设有一面文化宣传墙,记述着百年前这段激昂岁月。

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安远路昌化路街景

成排里弄建筑为锦绣里

而在安远路的东端,半日学校所在的锦绣里,因里弄砖木建筑老化,居住条件差,居民旧区改造意愿强烈而拆除。2017年,锦绣里商品房项目在地块开工,建起了现代化住宅楼和海派风格多层叠墅。但在地块西苏州路的一侧,特意留出土地建设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展示半日学校和工友俱乐部的历史,还原学校课堂和教员宿舍场景。

选稿:宋旻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