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直击中国人保股东大会!79.6亿回馈股东,分红加码、资本规划提速
时代周报06-27 19:23:00

中国人保投资团队正持续加大深度研究和投资科创板企业。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6月27日上午9点,中国人保(601319.SH、01339.HK)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

据时代周报记者在会上获悉,本次会议共投票决议11项议案,包括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5年度股东资产投资预算及未来三年集团资本规划等,还听取了4项报告事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79.6亿元年度分红方案,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上述议案在股东大会现场投票通过。

在股东大会的提问环节,管理层对股东关注的公司商业健康险、投资策略、分红险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不过,中国人保董事长丁向群、副董事长兼总裁赵鹏因“参加上级重要会议”缺席。

分红79.6亿,持续推动偿二代二期落地实施

根据议案,中国人保2024年度经审定的母公司净利润为113.80亿元,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7元(含税),共计分配51.74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10股0.63元(含税),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10股1.80元(含税),全年分配现金股利79.60亿元,较上年股息增长15.4%。

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中国人保累计现金分红435.03亿元,平均分红率24.11%。其中,2024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原保险保费收入6930.15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88.2%。若从分红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来看,仅为18.7%。

关于分红,根据相关要求,从2020年开始,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应不低于30%。

此前,赵鹏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称,“人保集团和人保财险法定报表是新会计准则报表,但目前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依然按照旧准则管理和考核。所以在确定2024年分红比例及分红政策时,需要考虑因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而导致分红基础的差异,并尽量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在旧会计准则下,人保集团2024年的分红比例是在30%以上的,人保财险的分红比例也是在40%以上的,并且比例还有所提升。”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人保实现营业总收入1565.89亿元,同比增长12.83%;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36%。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人保总资产达18004.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793.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8.8%,较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在资本规划方面,中国人保还制定2025-2027年战略,计划通过子公司计划发行债务工具30亿元,提升偿付能力;同时增资28亿元,以补充业务发展所需资本与资金。如未来经济金融形势或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将综合考虑经营实际和政策变化,择机实施各类融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股、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等资本工具。

中国人保表示,集团将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本配置,做好资本应急管理,防范重大突发风险。一是构建资本规划与经营管理的衔接机制。二是强化资本绩效考核,深化资本市场化配置。三是积极发挥资本引导作用,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四是建立资本管理预警体系,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五是持续推动偿二代二期落地实施。

回应投资者:涉商业健康险、投资策略及分红险规划

在股东提问环节,中国人保高管就投资者关心的商业健康险、投资策略、分红险发展等问题作出回应。

面对投资者提出的医保改革对商业健康险的影响,中国人保管理层表示,国家“1+3+n”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为人保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当前医保改革存在基本医保局限性与需求多元化、制度统一性与地区差异、规则普遍性与医疗技术多样化等矛盾。人保已构建全面健康险产品服务体系,未来将把握政策机遇,研发涵盖新技术、药品、治疗方法和器械保障的健康险,推动商业健康险向高端医疗普惠化、健康保障终身化和服务精细化发展。

投资方面,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固收资产投资收益率4.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OCI股票投资业务收益率36.3%,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10.7个百分点。

该公司高管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债券市场方面,将把握阶段性运营机制,配置长久期债券以减少利差风险,利用交易机会获取超额收益,严控风险避免违约。权益市场方面,上述高管透露,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大高分红股票配置,高分红OCI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左右,此外,投资团队正在持续加大深度研究和投资科创板企业。

对于分红险业务,中国人保高管表示,随着预定利率下降,分红险转型是必然趋势。据该高管透露,人保寿险已在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个险渠道已经制定相应的销售方案,包括奖金政策、队伍投入和资源支持等方面,也确定了一些分红及一些目标。“目前我们在售的分红险是5款,正在开发当中有14款,应该在各方面做一些充足的准备,预计从三季度开始,人保寿险会逐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的节奏和力度。”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