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6个农业项目签约超20亿!上海青浦:科技兴农“加速跑”
东方网06-24 17:33:03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6月24日报道:提起上海青浦农产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练塘茭白、白鹤草莓、金泽大米等“老牌”特产。如今,这片土地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科技兴农为墨,勾勒出都市农业的全新轮廓。

6月24日,“科技兴农 青新浦绘”2025年青浦区农业招商推介会举办,26个农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投资总额达20.33亿元,涵盖智慧农业、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为青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青浦正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一粒米、一棵菜、一枚果、一条鱼、一枝花”为主导产业,布局“农业+、文化+、民宿+”产业赛道,推动都市农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迈进。现代农业园区与重点镇聚力打造创新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青浦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朱思毅透露,青浦还将聚焦种源研发与种质保护,围绕功能大米和特色鱼种开展繁育,建立涵盖桃、葡萄、青浦金柿、番茄等种质资源圃,打造以绣球花、玫瑰花为主的花卉育种基地,夯实农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护航农业发展,青浦“量身定制”政策礼包:每年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乡村振兴项目倾斜;将农业招商纳入全区投资促进计划,招引中粮、清美等龙头企业,并配套绿色生产补贴、乡村产业项目补贴等。金融扶持方面,全区142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织密服务网络,人才新政亦同步发力,广纳乡村振兴英才。

花田里微景观特色主题园项目效果图

政策红利下,项目落地“多点开花”。在青浦重固镇徐姚村,一个集自然教育、微景观生产研发农耕实践、家庭休闲美食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园即将开门迎客——“花田里”微景观特色主题园项目,以承接大虹桥溢出效应,面向长三角为客群提供产业论坛、行业峰会、时尚秀场、品牌发布、社交派对、特色住宿等多元服务。

“花田里”创始人李文勇表示,“徐姚主题园项目现已封顶,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用。另外,落地在重固中新村的百草园项目计划于明年年底竣工,聚焦林下中草药‘立体种植’,布局科研合作、旅游观光、特色药膳、中医理疗等多元产业内容,推动乡村振兴三产联动发展。”

一朵绣球花,带火一个村。为期16天的第二届“乡遇东厍”绣球花节已于上周在练塘镇东厍村落幕。作为这场乡村文旅花事的主办方,满山乡遇创始人白俊熠告诉记者,“本次活动共吸引游客6.6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84.7万元。‘花海+艺术+生活’的沉浸式体验图景,不仅提升了绣球花的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更让来打卡的游客,变成了常客。”

会上,随着国内首份氢农业白皮书——《中国氢农业发展报告2025》的发布,标志着青浦区氢农业已从技术示范阶段迈向产业雏形阶段,为全国零碳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青浦模式”。此外,青浦区人才工作局围绕青浦区乡村振兴人才政策作推介。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峥嵘表示,青浦作为上海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径、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的时代重任。本次农业招商会的举办,不仅为各方搭建了高水平的产业对接平台,更将有效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向青浦农业领域集聚,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部分图片由青浦区提供)

作者:王泳婷
选稿:寇宇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