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开市仅一个多月,北上海这个美食夜集市怎么就火了……
上海宝山06-23 15:23:32

位于宝山区罗店镇7号线罗南新村地铁站外的流动摊贩集中规范运营(临时)便民点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一百多个摊位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成了人们体验城市烟火气的一处网红夜集市。

图片

图片

点燃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如何让城市管理文明有序?罗店镇的这一探索试图寻找治理的新路径。

PART.1

图片

图片

晚上7点一开市,设在露天广场上的夜集市迎来当天的首批食客。徐州烧烤、淄博烧烤、阜阳卷馍、东北大饭包、青岛酱蘸鲍鱼、江西炒粉……随着一个个摊位忙碌起来,各种美食的香气随之在空气中弥漫,引得食客胃口大开。

“这种烟火气还能找得到,挺好的,以前我们俩都是晚上开车去昆山去吃夜宵。”

“我正好地铁从市里下班回来,就顺便过来吃点东西,这里想吃什么都有,而且有统一管理,蛮规范的,吃起来也放心吧。”

“这是东北大饭包,你看,白菜叶子里面包了好多料,土豆泥啊什么的,想加什么给你加,好大一只。”

自5月初运营以来,夜集市备受周边居民和食客的青睐,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2点运营期间,每天平均迎来食客一千多人次,节假日高峰时甚至可达四五千人次。吉林小串的摊主陶晓哲忙个不停。

“这里人流量大,而且不用提心吊胆,营业额也挺可观的,原来的话一天营业额在3000~5000元,现在好的时候就1万多。”

图片

两年前,为了陪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快50岁的陶晓哲和老公来到罗店,开始摆起了烧烤摊。在老家有过10多年开烧烤店的经验,夫妻俩的小摊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食客光顾。但路边摆摊的经历并不好受。

“之前就在路边摆摊,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我有5个顾客群,大概2000人左右,我每天出摊的时候就发定位告诉大家,我今天会在哪条路边摆,不时换地方,今天不知道明天咋样……这感觉不好受。现在好了。”

PART.2

经前期调研发现,在罗店自发形成的占道经营摊点日均达100余处。像陶晓哲这样的流动餐饮摊贩带来的噪声、垃圾、油烟等各种扰民问题,是罗店镇城运中心最常接到的市民投诉。

但作为上海北部人口集中导入区域,近年来,美兰湖和罗店大居片区年轻住户和租客人数上升,而他们,正是夜集市消费的主力军。原有配套公建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特别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小餐饮、便民服务等基础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缺口。

一边是客观存在的消费需求,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管理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图片

流动摊贩集中规范运营便民点应运而生。罗店镇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沪太路杨南路西北侧,原金岷大厦西侧空地这一点位的选择,是经过对周边居民影响最小、交通便利等多方面仔细研判而定。

“这个地块离地铁站近,又属于储备地块,就是规土部门交由罗店镇代为管理的,大约4000平方米左右,此前是用于居民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地块西边和北边都是储备地块,只有一面靠近居民区,但也有150多米的直线距离,且居民大多是租户,其中,二三十岁的年轻租户达九成以上。”

图片

地点确定后,实现有序规范运行,后续管理必须跟上。于是,管理方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摊位经营时间、消防安全要求。同时,还统一提供基础水电,消防设施、移动厕所、机动车停放区域,安排多名保洁人员清理现场垃圾、维持场地整洁。

现场管理方负责人说,为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对摊贩的入场资格也有严格的筛选机制。

“打个比方,烧烤摊必须有油烟净化器,所有的刀具锅铲等需要配备一个索道链,把它们控制在自己的操作范围之内,防止伤害他人。每日的进货单、健康证这是必备的。一些需要冷鲜柜的必须得配备,比如说肉类食品,天慢慢热了之后可能会容易变质。”

图片

管理方还设立了退出机制:对违反管理规定的摊主,首次警告并限期整改,二次违规将暂停营业一周,三次违规则取消经营资格。同时,设立线下居民投诉点,及时处理反馈问题,确保居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了针对摊主的负面清单制度,记录违规行为,定期公示。

通过多维度监管,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又维护市容秩序,实现双赢。

PART.3

图片

图片

管理规范、公平有序、交通便利、每天最多百余元的管理费、零租金零押金……便民点一开市,就吸引流动摊贩争相报名。进场经营的摊主从最初的130家增加到现在的150家,便民点也在食客的口口相传,在社交平台的助推下,成为“网红夜集市”。

“摊主挣得到钱,老百姓觉得这个地方又卫生又规范,也愿意来。再加上管理方日常的规范管理,我认为,这几个方面最终促成了这个点位能够做到良性的循环。”

这一切在罗店镇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图片

经营场所和客流有了保障后,经营奶茶和烧烤的“90后”摊主杨琦有了更长远打算的底气。

“现在有政府托底以后,我们就更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情了,把它做好,让更多的顾客过来,然后把它当一个事业去干了,我们也想看看我们能不能像一个小的连锁一样,在网上招募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这个事情给做大。”

日前,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引发人们对夜集市经济的关注。热气腾腾的夜间消费景象背后,映射出人们的生活需求。但一些曾经爆红的夜集市如今已风光不再,也值得反思。

图片

罗店夜集市如何从网红做到长红?

“罗店的夜集市与安义夜巷、泗泾夜集市有什么不一样?”在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德艳看来,绝不能仅仅依赖“烟火气”,挖掘地域特色与文化,打造专属IP才是助推夜集市经济长红的“软实力”。

“我觉得,罗店夜集市上要有特别罗店,特别美兰湖的东西,比如说罗店的非遗、罗店当地的民俗、罗店当地的土特产品,把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个集聚效应,变成除了美食之外的一个综合IP。文化、娱乐、社交等元素都能够有的话,它就变成了罗店镇的一张名片,也就具备了非去不可的理由。”

选稿:唐枫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