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云端烟火》展上新,外籍游客大幅增长,M50创意园迎暑期艺术季
上海普陀06-23 15:22:30

暑期脚步渐近,全市各大文化场馆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展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艺术盛宴。

今年,莫干山路特色街区获评“上海市级旅游休闲街区”,M50创意园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近期,围绕暑期艺术季,园区内各大画廊、艺术空间纷纷发力,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展布展,一系列新展览陆续登场。

上海普陀

《云端烟火》绘就浪漫画卷

走进位于0号楼3楼的DSZ-ART艺术空间,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棉花糖般的云朵在天空中悠然飘荡,野鸭在湖面上嬉戏玩耍,拍打在礁石上的海浪溅起晶莹的水花……这里正展出长期居住在上海的艺术家杨玉龙的画作。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每一幅画都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传递出对“生命”与“热爱”的乐观态度与深刻思考。

市民俞女士和朋友特意前来逛展,她感慨地说:“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生活化,能真切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热爱。”龚女士被画作的清新风格所吸引,她告诉记者,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看展是一个陶冶情操、欣赏艺术的过程,也是拍摄分享到社交平台的好机会,“画风很清新很夏天,在酷暑中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

据介绍,这是杨玉龙首次在园区集中展出画作,此次他带来超过30幅作品,并取名为《云端烟火》。作品大多采用水彩画创作,通过色彩、线条、符号、光影等元素,构建出他观察上海、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觉语言。一幅取材于福建省平潭岛的画作,以礁石和海浪为元素,展现了当地壮美的景观;而另一幅东北题材的画,灵感则来自其妻子老家播种粮食时的美景。

杨玉龙在介绍作品时表示:“受到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影响,我会在我的油画里留白。其中我不少留白元素以云朵的形式呈现,是因为到祖国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会心生向往,而漂浮的云朵恰好回应了这种美好的感觉。”

多元展览持续上新

在M艺术空间内,画风更加灵动。法国画家Seth与上海缘分深厚,这是他继2019年和2022年后第三次来沪布展,此次展览以沪语《小辰光》为名。斑驳的石库门老墙、待拆迁的弄堂、被现代化浪潮冲击的传统社区……这些作品聚焦于全球各地的孩童形象,有的以绘画形式呈现,有的则是墙壁、木板与绘画实体巧妙结合。

画廊主理人林泓介绍道:“Seth非常喜欢上海的氛围,他的一些作品源于上海快速发展的城市变化。如一些老房子面临拆迁,他会到老房子捡一些木板木窗,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当中,实现了中国和法国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4号楼的索美画廊内,艺术家将我们熟悉的女性角色用现代的视觉语言和完全Q版的画面展现出来,深受市民欢迎。

2025年1-5月客流同比翻倍

外籍客流增长超40%

受益于今年我国免签政策扩大,M50创意园的客流在今年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客流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园区画廊举办的展览数量、展陈频率同比增长超30%,客流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其中外籍游客增长超过40%。在各大画廊内,外籍游客络绎不绝。

一位正在园区参观画廊的美国游客兴奋地说:“我以前没来过M50创意园,但是我很高兴我来了这里。虽然今天有些热,但园区真的是又可爱又充满创意,我非常喜欢这种在街角就有画廊的感觉,我还没看够呢。”一位保加利亚游客也赞叹道:“这座园区在国外小有名气,作为中国旅游的目的地,我特地前往。我听说这里以前是工厂,现在被打造成了艺术空间,这太有趣了。”

每年的暑期,不仅是上海的旅游旺季,也是M50创意园一年中客流最高的时段。为此,园区方面围绕优化外籍游客体验和丰富市民参观做了充分准备。

M50创意园品牌部工作人员黄薇介绍:“明显感觉到海外游客对M50内当代艺术展览和艺术家充满好奇心,他们通过了解非遗艺术展览和传统手工艺,能更接近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年轻艺术家的风貌。”黄薇透露道,接下来园区在硬件规划上会增加中英文、韩文和泰文的标识;在软服务上,对保安保洁进行了外语培训,能在需要服务时进行基础交流。

据悉,今年暑期期间,园区将有20家商户举办50多场展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难忘的艺术之旅,成为上海暑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