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将新增2座高铁站!
上海徐汇06-17 17:59:10

备受关注的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

近日传来新消息!

6月15日凌晨1时30分,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沪宁合高铁)施工现场,一榀重量近千吨的钢桁梁在导梁的牵引下,成功上跨沪蓉铁路滑移就位。这标志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将新增2座高铁站

上海宝山站和崇明站

沪宁合高铁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以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既有合肥南站,线路全长约55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6座车站,其中新建10座车站分别为上海宝山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仪征北站、南京北站、大墅站。

沪宁合高铁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崇明站效果图

其中,崇明站位于崇明区城桥镇湾南村附近,距崇明主城区1.5公里,车站规模为2台6线。崇明站站房面积约10000平方米,以“长江之翼”为设计理念,提取振翅待飞的双翼为抽象形态,寓意随着高铁的到来,崇明即将展翅腾飞、锐意进取、飞向未来。其中,双翼沿着两侧徐徐展开,呈现对八方来客的欢迎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崇明站的设计,满足了车辆折返要求,为将来开行往返市区的城际线路创造了条件。崇明站还将同步建设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交通配套工程,实现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无缝换乘,方便旅客出行。站房周边还将建设尺度适宜、环境和谐的集散广场,共同组成功能完备、绿色生态的崇明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宝山站8台18线规模将成为上海第四大火车站、中国第二座采用双层车场布置的车站。合生汇也将入驻,预计2027年与高铁站同步建成。

宝山站效果图

据悉,宝山站是上海北部唯一大型高铁枢纽,设计日均铁路旅客到发量达14.8万人次,年客流量约5400万人次,规模与上海新客站相当。它不仅是沪渝蓉高铁的始发站,也是上海新建轨交“换乘王”19号线的北部起点,同时连接多条已建、在建和待建的重要铁路、公路网络。建成后,它将彻底改写上海北部交通格局,不仅成为连接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关键节点,更是南承中心辐射、北向跨江联动、东接浦东引领区、西连长江经济带的超级枢纽。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