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艺起出彩,山海情深!奉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点亮东西部文化交流新篇
上海奉贤06-16 10:30:15

在文化传承的征程中,总有一些日子被赋予特殊的意义。2025年6月14日,上海市奉贤区以“艺起出彩山海情深”为主题,联动云南大理、青海果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跨越群山、情通四海的深度交流,为推动东西部文化协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磅礴力量。

image.png

当日上午,文旅融合赋能东西部协作交流研讨会在奉贤区言子书院多功能厅举行。会议现场,云南大理、青海果洛、上海奉贤三地依次进行文旅推介,分别播放各地文旅宣传片。大理丰富的文旅资源得以充分展示,那里苍山洱海的自然风光与白族、彝族等多民族的灿烂文化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人文画卷。果洛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惊艳亮相,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色与藏族同胞的热情豪迈相得益彰,令人心驰神往。奉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都市文化活力也精彩呈现,从言子文化到东方美谷,从古老非遗到现代艺术,奉贤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

大理州漾濞县、弥渡县、云龙县、永平县、南涧县,果洛州达日县依次作交流发言,分享东西部协作工作经验与成果。挂职干部代表动情发言,讲述在协作过程中的感悟与期望,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东西部协作中的拼搏与奉献、成长与收获。

b2a3ca544cf2d1852f174129ee92bbb.jpg

在热烈的掌声中,“青海果洛—上海奉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联盟、上海奉贤驻青海果洛(达日县)创作采风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两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迈向新阶段,为东西部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未来将推动两地文旅产业共同发展,谱写出更加绚丽的合作篇章。

949ac91e77361e281993e874335c7c6.jpg

5a09f2bb4081c08e5dca5c9b1377e1a.jpg

同日,一场同以“艺起出彩山海情深”为主题的“‘菌小宝杯’摄影大赛采风纪实展”在言子书院举办。展览聚焦三地美好生活,从人物纪实、城市风貌、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五大板块,用一幅幅生动的影像展现了大理、果洛、奉贤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与会嘉宾和市民提供了直观感受三地协作成效的视觉窗口。

下午,龙湖上海奉贤天街化身欢乐海洋,非遗生活市集和主题演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非遗生活市集以“非遗融入生活,传承联结山海”为理念,联动三地非遗资源,精心打造奉贤首个沉浸式非遗展销体验空间,汇聚德昂洒智体、玛沁藏银传统制作技艺等非遗技艺及文创产品。市民们穿梭其中,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仿佛置身于一个鲜活的文化博物馆。

主题演出在龙湖天街中庭精彩上演,奉贤区国家级代表性非遗“奉贤滚灯”、青海果洛非遗表演《阿尼玛卿》、云南大理非遗表演《彝族打歌》等节目轮番登场。现场设置拍照打卡点和非遗互动游戏,增强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愿。观众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非遗的魅力在这一刻绽放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晚上,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实验剧场内灯光璀璨,一场高品质非遗艺术展演盛大举行。上海奉贤、云南大理、青海果洛三地优质文艺资源汇聚一堂,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各地文化风采。演出既有奉贤地方特色传统节目,也有融合云南大理白族、彝族等民族风情的表演,还有体现青海果洛藏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让观众领略不同地域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photoplus

此次活动是奉贤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精神方面的生动实践,深化了东西部文化交流协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文化创新的探索;不仅搭建起东西部文化交流的桥梁,更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奉贤区将继续携手云南大理、青海果洛等地,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行动,共同谱写更多文化交流合作的华章。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让东西部协作之花在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得更加绚烂,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